????慶陽網訊(記者 陳思)站在光禿禿的黃土峁上,很難相信十幾天前,這里還是一片新造林地。但模糊可見的魚鱗坑和質地略帶疏松的土質,讓記者不得不相信,這里的確有人造過林,可成片的幼林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消失在當地放養的絨山羊嘴下。山下林場,護林員們集體靠墻站著開會,夜以繼日管轄著成百上千畝林地的護林員們,在每年春季造林結束后的很長時期,都沒有休息時間。
????然而隨著采訪的深入,記者發現,護林員與養羊戶之間,并不是類似蹺蹺板的關系,一者“落敗”,另一者便會興起。在走訪養羊戶過程中,記者聽到頻率最高的兩個詞是“價低”和“賣不掉”。放羊的辛苦和羊價持續下跌,讓他們生活艱難。眼看著周圍發展大棚蔬菜和蘋果產業的村民先后發家致富,羊群的“錢”途顯得十分渺茫。林緣地帶鄉鎮的經濟轉型已迫在眉睫。
????任何的人工景觀都不如“天然”二字來得稱心。天然林區的原生態景觀是不可復制的稀缺資源,在林緣地帶,只要站在高處觀察一下就能發現,靠近村落的山上幾乎沒有樹齡超過40年的樹木,而且多半植被都是灌木與野草。同行的林場技術人員告訴記者,從植被生長情況看,哪些區域是近6年來才恢復植被覆蓋的,哪些地塊是近3年左右才看不見裸露地面的。從林區不同地段的河流、溪水、水塘處,也能明顯觀察出森林植被起到的水土保持、水分涵養作用。但被毀后再恢復,卻無法重現原有的生態平衡。
????同樣的林緣區,同樣地少山多的立地條件,合水縣蒿咀鋪鄉的林牧關系融洽、和諧,不論是山頂上的生態養驢,還是山溝里初見雛形的林下養雞,都將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物種養殖做到了兼顧。伴隨林下養殖、生態養殖,更多的田園觀光和農家樂等項目也在醞釀籌備中,依托良好的自然環境,營造舒適的休閑娛樂、美食、體驗場所,為不久后的鄉村經濟長線發展奠定了了良好基礎,生態與經濟雙贏才可有長遠的利益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