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網訊(通訊員 倪國良)????中共中央落腳陜甘革命根據地后,1935年11月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駐西北辦事處,為陜甘寧邊區政府的成立在組織上作了重要準備。1937年9月6日,原陜甘寧革命根據地蘇維埃政府正式改稱陜甘寧邊區政府并在延安成立。1938年10月,中共中央六屆六中全會賦予陜甘寧邊區的任務是:“進行切實的抗戰動員,民主政治的建設,文化教育工作的普及,增進國防與民生的經濟建設,肅清土匪漢奸,發揚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在全國起模范的與推動的作用”。?
????在民主政治建設實踐基礎上,1946年4月23日陜甘寧邊區第三屆參議會第一次大會通過憲法原則,其基本內容包括:?政權組織;人民權利;司法;?經濟;文化。政權建設原則是?“議行合一,民主集中”。?普遍釆取民主集中制,各級抗日民主政權機構的領導人都經過人民選舉產生。陜甘寧邊區政府政權結構為:參議會;政府機關,設邊區、縣、鄉三級;司法機關。新中國成立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成為新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陜甘寧邊區參議會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歷史雛形和重要淵源。
????中國共產黨在陜甘寧邊區局部執政時期創立了更具包容的“三三制”政權結構。這一政權組織形態具有鮮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性質,是由中國共產黨主導、在抗日革命根據地范圍內付諸實踐的一種有著廣泛代表性的民主政權,體現了“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思想;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之后,中共在政黨制度的架構上,建立和堅持同各民主黨派長期合作、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政治協商制度。
????邊區施政綱領規定:依據民族平等原則,實行蒙、回族與漢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平等權利,建立蒙、回族自治區,尊重蒙、回族的宗教信仰與風俗習慣。這是中國共產黨從中國國情出發解決問題的一個創造,極大地激發了少數民族投身全民族抗戰的熱情。????
????(作者系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