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網訊(記者 魏博慶 實習生 袁丹丹)眼下,春耕生產正逐步展開,農資作為春耕生產的主要物資之一,價格的漲跌牽動著農民的心。
2017年以來,由于原料價格上漲、污染控制相關政策出臺、運輸物流費用上漲等因素影響,農資生產企業(yè)成本上升,農資產品價格上升,農業(yè)生產面臨著種植成本走高和效益走低的“雙重壓力”。農資漲價,對于降低農民種地成本、保住種地效益,我市有哪些利好措施?帶著這一問題,記者深入農資銷售和生產一線進行了調查。
化肥農藥等漲幅明顯
近日,記者在西峰區(qū)肖金鎮(zhèn)看到,多家農資經營門店生意冷淡,少有農民光顧。
春耕生產時節(jié),本應是農資銷售旺季,為什么會出現經營門店門可羅雀的現象?“今年,化肥、農藥等農資漲價了,很多農民覺得價格高就不買了?!痹谛そ疰?zhèn)經營了10多年農資商店的劉老板告訴記者,2017年,進購1噸尿素(25袋)的價格是1530元,今年是1900多元,漲了500元左右,平均每袋漲了20元,磷酸二銨1噸也漲了近500元,復合肥1噸漲了200元左右。
“農民種地,尿素、磷酸二銨、復合肥是常用肥,價格一漲,很多人一聽都決定用農家肥了?!眲⒗习逭f。
據市價格監(jiān)督檢查局價格鑒定認證科3月25日統計數據顯示,全市化肥平均價格,尿素為每公斤2.16元,磷酸二銨(64%國產)每公斤3.18元,過磷酸鈣(含磷17%國產)每公斤1.12元,三元復合肥(含PNK各15%國產)每公斤2.93元。而2017年3月底,尿素每公斤價格是1.71元,磷酸二銨(64%國產)每公斤3.29元,過磷酸鈣(含磷17%國產)每公斤0.75元,三元復合肥(含PNK各15%國產)每公斤2.15元。
從兩年的統計數據對比來看,今年,尿素、過磷酸鈣(含磷17%國產)、三元復合肥(含PNK各15%國產)的價格都明顯上漲了。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季節(jié)性漲價是導致農資價格上漲的一個因素。春耕期間是化肥、農藥、農膜、種子銷售旺季,一些廠家、經銷商由于持觀望態(tài)度,導致庫存不足,今年開春又大量購進化肥等農業(yè)生產資料,以滿足市場需求,季節(jié)性需求大量增加,促使化肥等農資價格出現上漲。同時,國家加大了環(huán)境保護整治力度,部分不符合環(huán)保標準的化肥企業(yè)被叫停產或是減產,對化肥的供應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農民種地面臨“雙重壓力”
“2017年,我種了4畝玉米,投入1800元,收入1300元,還虧了500元?!?2歲的西峰區(qū)肖金鎮(zhèn)李城村村民梁天榮說。
種了大半輩子莊稼的他給記者算了一筆成本賬:在雨水好的情況下,種1畝玉米,需要60多元錢的種子,化肥按市場上最便宜的價格1袋100元左右計算,需要近300元,再加上播種1畝50元和收割1畝20元的費用,綜合下來,1畝玉米的種植成本在400元左右。而1畝玉米的產量是700公斤左右,按今年的市場價每公斤1.9元計算,農民種植1畝玉米的收入不足700元。而種植小麥,雨水好的情況下,1畝地的純收入也只有200元左右。
“一邊種地,抽空務工,掙的錢勉強夠補貼家用,要是光靠種地,遇上天氣不好的年份,虧本在所難免?!绷禾鞓s說。
記者了解到,全市范圍內,從事農業(yè)生產的農民,大多面臨著種地收入低的問題。如梁天榮所言,因為沒有效益,年輕人都外出務工掙錢了,留下來種地的基本上都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創(chuàng)新農資供應模式保障農民收益
農資價格上漲了,如何保障農民收益?市供銷社綜合業(yè)務科副科長張梅介紹,為保障農資供應,我市創(chuàng)新農資供應模式,針對農資市場存在的魚目混珠的情況,市供銷社積極指導農資企業(yè)與世界500強企業(yè)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協議,采用“中化化肥+電商+農戶”的一體化、一條龍銷售方式,讓利于民、服務于民。
今年,在由供銷e家、甘肅電商公司、市農資協會、市供銷社、中化化肥西北分公司聯合舉辦的“服務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推動供銷電商產銷聯合”啟動會上,中化集團有限公司以比出廠價低2%的價格為市農資協會提供優(yōu)質產品,市農資協會取消批發(fā)環(huán)節(jié)4%的利潤,號召會員再讓利4%,讓農民能得到10%的優(yōu)惠,降低農資投入。
同時,在市供銷社的指導下,市農資協會將在全市建設100家鄉(xiāng)鎮(zhèn)電商銷售站,逐步建設村級電商服務站。在此基礎上,由市農資協會牽頭,努力推進全市農資共享平臺建設,推動農資供銷專業(yè)化、現代化、規(guī)?;⒓瘓F化,以提高農資質量,平抑農資價格,規(guī)范農資市場,切實服務“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