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夜夜骑,日日操天天,亚洲不卡在线观看,日韩在线一二三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在线不卡,欧美成人精品二区三区99精品

  • 隴東報數字報

  • 掌中慶陽客戶端

首頁 > 社會
【脫貧攻堅我來見證】楊俊杰:用初心擔當 踐行脫貧使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 “ 發現 ” ,使用 “ 掃一掃 ” 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人物檔案


楊俊杰,鎮原縣扶貧辦主任。2017年3月擔任鎮原縣扶貧辦主任以來,他堅守初心擔當,踐行脫貧使命,走遍了全縣120個貧困村,通過深入調研,決定從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培育增收、落實兜底保障等方面入手,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各項任務落實。針對扶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他認真開展督查,堅持銷號處理,實現了對癥下藥、因村因人施策。2020年,鎮原縣整縣脫貧退出指標全部達標,貧困發生率下降為零,順利脫貧摘帽。楊俊杰本人,也被推薦為全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講述人:楊俊杰

整理:本報記者 張昶昶 李卿

我叫楊俊杰,2017年3月開始擔任鎮原縣扶貧辦主任。鎮原是國扶貧困縣、革命老區縣,也是全省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2013年建檔立卡的時候,有貧困村120個,其中深度貧困村80個,有貧困人口17.23萬人,貧困發生率為36.21%。我到扶貧辦的時候,全縣脫貧攻堅正進入攻堅拔寨期,如何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確保鎮原縣與全國一道進入小康社會,是擺在我和全縣黨員干部面前的頭等大事。

脫貧攻堅工作千頭萬緒,時間緊迫,尤其是在鎮原這個貧困人口多、脫貧難度大、貧困程度深的地方,從什么地方抓起,能不能抓住“牛鼻子”,直接關系著脫貧攻堅的進程和效果。說實話,我當初心里也是一團亂麻,想著盡快上手,干出成效,但卻苦于沒有好的思路和措施,很焦慮,也常常失眠。后來,我經過認真思考,決定還是先到各個貧困村看一看,畢竟,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只有徹底掌握了脫貧攻堅的進展情況和貧困現狀,才能制定對策,對癥下藥,有重點進行幫扶。

鎮原縣山大溝深,交通不便,貧困村基礎條件差。我在走訪中發現,一些村子還沒有通硬化路,一些群眾的住房質量還不達標,飲水也不夠安全。為此,我們決定先從基礎設施建設抓起,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要求,緊盯“兩不愁三保障”,全面沖刺清零、固強補弱。2018年以來,投入6.54億元改造危房(窯)42608戶,投入12.56億元穩步搬遷5485戶2.4萬余人,投入3.1億元解決安全飲水問題11.7萬戶46.32萬人,投資19.4億元實施建制村通暢等工程1963.61公里,貧困村基礎條件明顯改善。

我知道,產業是群眾增收致富的根本。在改善貧困村基礎條件的同時,我們按照“主導產業整縣推進,特色產業一村一品”的思路,積極構建主體化產業體系,培育多元化特色產業。我們確定培育“肉雞、肉牛、蘋果、中藥材”四大主導產業和肉羊、肉兔、瓜菜等特色產業,統籌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產業體系不斷完善,產業集群不斷擴大,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品牌效應不斷凸顯,有力地促進了產業增效、農民增收。特別是成功引進圣農、天士力、海升等大型龍頭企業,逐步推動我縣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2831元增長到2020年8901元,年均增長21.04%。

習近平總書記說,每一個貧困人口都不能在小康路上掉隊。打贏脫貧攻堅戰,需要完善社會保障,做好低保工作,實施多種形式的救助,兜牢民生底線。我們緊盯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兜底保障,落實資助政策和扶持政策,實現了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無因貧失學輟學,符合條件的學生應助盡助,不漏一人。全縣215個村衛生室門診全部實現即時結報,農村貧困人口“三重保障”全覆蓋。全面落實養老保險、兜底保障等救助政策,實現應保盡保、應養盡養、應補盡補,2014年至2020年,全縣農村低保投入6.63億元,保障人口25.14萬人次。

脫貧攻堅越往后,難度越大。特別是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我們的脫貧攻堅計劃。我們一方面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一方面積極復工復產。我們發揮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優勢,針對疫情期間未外出務工和就業的勞動力,落實交通補貼、勞務獎補、生活費補貼、“點對點”一站式輸轉等措施,精準制定“一人一案”,與天津市愛瑪車業、信隆實業和縣內圣越農牧等企業建立用工互通機制,對外輸轉3352人,實現了“就業一人致富一家”的目標。

2020底,鎮原縣實現17.23萬人穩定脫貧,退出貧困村120個,整縣脫貧退出指標全部達標,貧困發生率下降為零,順利脫貧摘帽。收到這個消息,我和全縣干部群眾一樣,非常高興。我覺得,我們之所以能夠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開發重要論述為指導,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確保脫貧攻堅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二是認真落實“五個一批”“六個精準”和“一戶一策”“分類施策”,確保脫貧政策措施落細落實。三是把產業培育作為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主渠道,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帶動產業提質發展。四是大力推進水、電、路、房、田等基礎設施建設,解決困擾群眾脫貧致富瓶頸問題。五是發揮群眾主體地位,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堅定群眾脫貧信心。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接下來,我們將統籌政府、市場和社會資源,進一步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著力防范脫貧不穩定戶返貧風險,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壓茬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早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編輯:吳樹權責任編輯:吳樹權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