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網訊(通訊員 王相座 )近日,慶陽市出臺了《慶陽市進一步加強產業鏈招商引資工作的實施方案》,圍繞石油煤炭天然氣及其化工、數據信息、新能源及其裝備制造、裝備制造及新材料、中醫藥康養、特色農產品及食品加工、文化旅游、綠色環保8個產業鏈,按照“招頭部、建鏈條、搞配套”的路徑,加強信息篩查,持續開展精準對接,逐步形成上下游銜接、行業內協同發展的完備產業鏈。
慶陽市全面梳理3869家上市公司、4922家“小巨人”企業、24440家瞪羚企業、206家獨角獸企業的投資信息和產業布局,通過瀏覽企業網站,查閱公司領導人講話和出訪報道,搜集相關投資信息,篩選了與慶陽市8個產業契合度高的365戶“頭部”企業。組織專門力量對產業鏈全行業投資貿易現狀及供求關系深入研究,掌握行業發展趨勢,對目標企業的市值、營收、資產、負債及市場前景進行精準預測和風險評估,提高招商精準度和成功率。
慶陽市采用“先研究、后篩選、再招引”的三步走模式,組織2-3人招商小分隊開展上門對接,形成招商意向后再由市縣相關領導出面洽談。
借鑒圣農與中盛、百躍與古象等并購招商成功案例經驗,全面摸排梳理全市需招商的企業,采取股權轉讓、增資擴股、合資合作等形式開展招商。全市每年力爭對接企業達3000戶以上,招引成功率超過3%。
依托駐外招商代表處、商協會和其他中介機構,發揮其情況熟、成本低的優勢,與所在省市重點企業有效對接,同時給予一定經費保障,鼓勵其積極邀請所在地相關行業企業來慶考察,推動形成一批合作意向。充分利用已入駐慶陽市的瑞華天然氣、重慶宏大、福建圣農、西安百躍、陜西麗彩、東方希望、正大等公司開展以商招商,努力在各企業所在行業內部和客戶群中達成一批合作意向,延長產業鏈條。
西峰工業園區、驛馬工業園區、長慶橋工業園區因地制宜、因園施策,引進一批強鏈補鏈延鏈型項目,形成各具特色的園區重點產業鏈。西峰工業園區突出石油化工、精細化工和智能制造類項目招引;驛馬工業園區突出化學藥、中成藥、生物藥、農產品食品加工、商貿物流類項目招引;長慶橋工業園區突出煤炭、天然氣清潔高效綜合利用和綠色加工轉化類項目招引;其他工業園區按照“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原則科學論證、明確定位,篩選招引企業,避免同質化競爭。
每戶目標企業確定1名市級領導為包抓領導,市直有關部門和縣(區)政府為責任單位,進一步靠實對接責任。每季度組織召開一次產業鏈招商工作推進座談會,通報各產業鏈工作進展,了解鏈內企業運行情況,統籌解決招商工作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和關鍵問題。通過舉辦培訓班和跟班學習等方式,全面掌握信息搜集、商務談判、風險防控及成本效益計算等知識,不斷提升招商引資能力和水平。年終市政府對考評位次靠前的產業鏈、縣(區)和園區進行重獎,對考評位次靠后的進行問責約談,全力推動產業鏈招商各項工作落實。
截至目前,在新能源及其裝備制造產業方面,慶陽市與遠景能源有限公司、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協合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分別簽訂了投資20億元的零碳產業園、投資20億元的智慧能源產業集群以及天然氣和電化學儲能調峰調頻電站等項目協議;數據信息產業方面,與金山云、秦淮數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曙光信息、易事特等15家企業分別簽訂了“東數西算”示范項目、零碳算力產業基地、慶陽云計算大數據中心及“東數西算”裝備制造和源網荷儲一體化基地建設等項目協議。其他產業鏈招商工作在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