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將生態屏障列在我省四大特殊功能定位之首,要求我們牢固樹立正確的生態觀發展觀,切實扛起筑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的重大使命,充分彰顯了甘肅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突出地位,為我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5月27日,省第十四次黨代會代表、甘肅省治沙研究所副所長馬全林表示,要更加堅定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持之以恒開展生態保護和國土綠化,積極探索林草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
黨代表馬全林。新甘肅·蘭州晨報記者 田蹊 攝
馬全林說,過去5年,我省全面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責任體系,持之以恒開展生態保護和國土綠化,實施林草濕生態補償機制,重點開展河西走廊、黃河源區等重點區域防沙治沙,祁連山生態保護成效顯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基本完成,有效控制了三大沙漠合攏態勢,全省生態環境發生明顯變化。
“讓生態保護、國土綠化與黃河戰略、鄉村振興戰略、‘雙碳’目標有機銜接,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馬全林說,我們應發揮林草資源優勢,優化整合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等自然保護地體系,在不影響生態安全前提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林果、林下經濟等林草產業,探索生態康養旅游產業,促進群眾增收和林草增效。同時,鼓勵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探索建立省級層面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提高生態保護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