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夜夜骑,日日操天天,亚洲不卡在线观看,日韩在线一二三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在线不卡,欧美成人精品二区三区99精品

  • 隴東報數字報

  • 掌中慶陽客戶端

首頁 > 縣區  > 環縣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環縣“80后”夫妻攜手返鄉當“羊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 “ 發現 ” ,使用 “ 掃一掃 ” 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王國錄王文妍夫妻倆看著可愛的羔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本報記者 李文 攝

慶陽網訊(記者 李文  楊蕊)深秋時節,走進環縣毛井鎮紅土咀村王國錄的家,金燦燦的玉米掛滿院墻、鋪滿院子,院外的羊棚里,膘肥體壯的羊咩咩地叫著,草棚里的飼草攪拌機正在作業,院內院外都呈現出一幅幸福的農家景象。

這幸福景象,是一對“80后”大學生夫妻勞碌的結果。

這對夫妻,丈夫王國錄2009年畢業于甘肅農業大學,妻子王文妍2013年畢業于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他們都是土生土長的環縣人,大學畢業后,都在大城市的公司就職。2017年,他們相識相愛結婚后,選擇回到家鄉,2019年開始發展羊產業。

對王國錄王文妍夫妻倆來說,有一種幸福就是一起回家當“羊倌”。

勇氣:放棄創業回鄉當“羊倌”

很多大學生畢業后都選擇去大城市工作,今年38歲的王國錄也不例外。2009年畢業于甘肅農業大學市場營銷專業的他,選擇去福建做房地產銷售,干了兩年之后,他又去河北、北京創業做電商。王文妍大學畢業后在杭州一家化工企業上班,收入還算不錯。

2017年,夫妻倆結婚生子,因為家里的老人無人照顧,自己的孩子尚小,在外創業,很難顧全整個家庭。他們決定回家發展。

剛回到家鄉,夫妻倆想著找一份“體面”的工作。“坐辦公室、看材料……這樣的活,是起初的夢想。”王文妍說,這是他們剛回來時的想法,但在找工作過程中很難如愿。2019年,他們商議,決定在家養羊,做新時代“羊倌”。

與家人溝通了這個想法后,就遭到了雙方父母的反對。“人家大學畢業都去考公務員,我們世代養羊,讓你們上大學,就是想讓你們今后不再養羊。”

父母的反對,沒有動搖他們想發“羊財”的信心。“養羊,政府政策很好。”“村里很多農戶養羊一年收入幾十萬元哩。”“如今養羊都是科技化、機械化,不用費多少力氣。”“科學養羊,我們應該比老年人接受快。”……

逐步做通父母的工作后,夫妻倆開始建羊棚、調引種羊、參加養殖培訓……真正開始鼓起勇氣當“羊倌”。

實干:鼓足干勁踏實奔富路

“要正兒八經養羊,用上大學生的知識,放下大學生的身段,踏踏實實來實干。”王國錄和王文妍這樣想,也這樣做。

蓋羊棚時,夫妻倆參考了統一設計的圖紙,又根據自家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了幾孔窯洞,建成了“封閉場圈+飼草槽+窯洞圈”的羊棚。“我們這里冬季比較冷,借助窯洞有利于羊畜保暖。”王文妍說,“暖和了,不僅羊生長快,羊羔的存活率也高。”

在調引羊只過程中,他們借助當地產業振興政策支持,首先調引了10只基礎母羊和1只種公羊。基礎群太少,他們又從當地合作社采取“借羊還羔”的方式,借回了20只基礎母羊和2只種公羊。“不管養多少羊,都得耗費我們倆的人力,多了肯定效益好。”王國錄說。

夫妻倆鼓足干勁。“養羊,就要有足夠的草料。”他們商議著,把自家的耕地全部種上了玉米和大燕麥飼草,又流轉了鄰居的部分耕地。

兩年多時間,王國錄學會了開拖拉機耕地,王文妍也學會了開三輪車飼喂羊只。他們和當地養羊的群眾一樣,一大早就起床,清掃羊舍,飼喂羊只,下地干活,遇到產羔季,就守在羊舍,給羊助產,給羊羔助奶。

雖然很苦,但王國錄王文妍夫妻倆累并幸福著。

在夫妻倆的辛苦努力下,養羊兩年后,他們不僅還清了當初從合作社借的22只羊,還出欄了近200只羊羔,收入超過15萬元。說起這些成績,夫妻倆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引領:科學養羊當起“小老師”

=

“我們養羊,就是要把新知識運用到養羊過程中,并用實際行動,引領鄉親們科學養殖。”王文妍說,“畢竟我們學的知識多,對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比較強一點。”

養羊后,王國錄和王文妍不僅參加了縣上、鎮上和合作社組織的多次培訓,還從網絡、書籍上自學一些科學養羊的知識。

“羊毛色不亮,可能是羊的飼草料搭配不合理,羊只膘情不好,可能是羊缺鈣了。”“有些羊羔一出生,就馬上能站起來自己吃奶,有些羊羔腿比較軟,站起來很費勁,這是母羊產前缺鈣的原因。”……說起這些鄉親們在養羊中幾乎都會遇見的“通病”,大多鄉親們都置之不理,可王國錄和王文妍會提前買回補鈣產品,給羊精準飼喂。

“給羊飼喂的補鈣產品,很多鄉親們認為是添加劑。”王文妍說,“人缺鈣了要補鈣,羊也一樣。單純的飼草喂養,羊會缺乏微量元素,補鈣不僅有利于羊只健康成長,也能以‘小投入’換取‘大收益’。”在夫妻倆的引導下,當地很多羊農都會給羊買一些微量元素,適時喂養。

在科學養羊上,經常有鄉親們來王國錄家“取經”。飼草料怎么搭配,怎么提高羊的抗病能力……一系列的問題都是鄉親們和王國錄王文妍夫妻倆經常交流的話題。“我們可以從鄉親們這里學習一些他們傳統的養殖經驗,他們也能從我們這里學一些先進的知識,我們把兩方面融合起來,養羊的效益就更好了。”王文妍說。

編輯:吳樹權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