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網訊(記者 張瞳)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日前,慶陽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主席石芳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黨的二十大報告將教育、科技、人才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進行統籌部署、專章表述,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教育、科技和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關愛,廣大科技、科普工作者備受鼓舞。
石芳表示,全市科協系統要把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按照中央、省委、市委部署要求,聚焦服務全市“雙輪”驅動、“三化”并進、“四建”支撐發展戰略,立足科協組織“四服務”職責定位,全面準確把握新時代科協工作新要求,認真貫徹落實《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深入實施“強科技”行動,大力實施凝心聚力、科普惠民、智庫助力、科創慶陽、強基固本“五大行動”,不斷開創科協事業發展新局面,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
“全市科協系統要聚焦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全面落實《慶陽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25年)》,形成社會化大科普格局,‘十四五’末全市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比例致力達到12%以上。”石芳說,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持續開展全國科普日、科技活動周、科技“三下鄉”、科普“六進”工程、科普大篷車聯合行動等大型主題科普活動,做大做強科普活動品牌。不斷擴大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創意編程與智能設計大賽、機器人競賽、高校科學營、科學調查體驗等活動覆蓋面,持續開展農民健康工程、科學技術培訓等科普活動,提升老年人科學素養,推進重點人群科普工作。
石芳表示,全市科協系統將爭取實施一批“基層科普行動計劃”、流動科技館、農村中學科技館項目,推進科普大篷車展教資源更新提升,不斷提升科普服務能力。加快數字科普資源開發,強化“科普中國”平臺推廣應用,推進科普傳播手段、服務模式創新,提升優質科普內容供給能力。深入開展鄉村振興人才培訓、特色產業技術推廣、文明健康科普活動,重點培養20至30個農業現代化程度高、示范帶動能力強的新型農技協組織,發展壯大優勢特色產業,持續推進農技協轉型升級,促進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