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何海峰
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春節收假后第一個工作日,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召開,強調要深度落實推動經濟整體好轉的政策,全力精簡會議活動抓落實,圍繞“主要經濟指標高于同期、好于前三年平均水平”的目標,在產業規模、經濟體量、增長速度三個方面“趕超奮進”,全力實現一季度“開門紅”。
剛剛過去的一年,我市堅持“雙輪驅動、三化并進、四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總體發展思路,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抓項目、強產業、穩經濟,防風險、守底線、惠民生,轉作風、提效能、優環境,交出了一份喜人的“成績單”。全市經濟總量突破千億元,達到1022.26億元,同比增長4.4%,成為全省除省會蘭州外首個千億級市(州)。經濟總量的提升、發展環境的優化、人民生活的改善,讓慶陽站在了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上。今年春節假期,西合、東繞城一級公路等重大項目并未停工,而是抓緊時間趕工期趕進度;城鄉煙火氣濃厚,節日經濟火爆,旅游產業實現綜合收入1.82億元……這些,都為一季度實現“開門紅”注入了強勁動力,提振了經濟發展的信心和底氣。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慶陽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集“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東數西算”四大國家戰略于一身,慶陽大有可為,應當大有作為,關鍵是事在人為。開年“第一會”,既是立導向、劃重點,也是為全年工作指向定調。抓經濟、促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當務之急。要加快建設隴東綜合能源化工基地和陜甘寧毗鄰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促進經濟提檔加速、跨越發展,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引擎。要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工業綠色化、文旅融合化,著力構建具有慶陽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要加強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營商環境和民生福祉建設,尤其要抓好公共就業服務工作,積極幫助城鄉富余勞動力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讓發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眾。
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后程。俗話說,良好的開局是成功的一半。我們要拿出“舍我其誰”的使命感,增強“時不我待”的精氣神,統一思想、轉變作風、“動如脫兔”,精簡會議活動抓落實,把“規劃圖”變成“施工圖”,把“時間表”變成“計程表”,推動各項工作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奮力實現新征程的良好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