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網訊(通訊員田娟、劉文婷)近年來,華池縣山莊鄉以市場為導向,依靠企業帶動,將玉米秸稈能源化、原料化有機銜接,推廣種植、養殖循環農業經濟模式,增加農民收入,促進企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近日,在山莊鄉尚灣村的一處田地里,玉米秸稈粉碎機將秸稈吞進“肚里”,隨著機器轟鳴,秸稈變成碎末,工人們把粉碎后的秸稈裝車后運往存放地進行黃貯。這些粉碎后的玉米秸稈,將成為肉牛的“口糧”。
華池縣綠之源商貿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周富平說:“一臺玉米秸稈粉碎設備每天能打15畝左右的秸稈,出料在8噸左右,打好以后我們可以賣給周邊的養殖場,一噸能賣600多元,給農戶每畝地可以返60元。”
尚灣村村民郝祥波說,他家每年都種大量玉米,以前玉米收完以后,如何處理堆放在地里的玉米秸稈是他最頭疼的問題,只能把玉米秸稈就地焚燒,一家人為了避免引發火災或者有小孩被火燒傷,常常一守就是半天。現在山莊鄉大力開展秸稈回收利用,不僅增加了玉米種植的附加值,彌補了冬季肉牛飼料的短缺,降低了飼養成本,還解決了農作物秸稈亂堆亂放、私自焚燒等環境衛生問題。
“尚灣村共種植糧飼玉米9000多畝,畝產量2000斤以上,我們招引綠之源商貿有限公司在村里回收玉米秸稈,每畝給群眾返60元,增加了群眾收入。”華池縣山莊鄉尚灣村黨支部書記丁忠原說。
據了解,為了探索構建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長效機制,山莊鄉立足資源優勢和發展基礎,以農業發展為主線,堅持把農作物秸稈飼料化高效利用作為推動畜牧業提質增效、消除農村火災隱患、改善農村環境面貌、發展循環高效農業和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來抓。
2022年,山莊鄉共種植玉米2.4萬畝,秸稈的回收利用,為當地村民帶來了收益,也讓空氣更清新、交通更暢通、土壤更肥沃……如今,山美水美的山莊鄉迸發出綠色發展活力,良好的生態環境也成為山莊鄉最普惠的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