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共同肩負起婚姻賦予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上孝父母,下教子女,互敬互愛……”近日,在正寧縣舉辦的“文明婚俗 青年先行”主題沙龍活動現場,20對新人集體宣誓。
近年來,正寧縣堅持把治理高價彩禮推動移風易俗作為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培育鄉風民風方面下功夫,積極探索長效機制,強化宣傳示范引領,促文明新風敦風化俗,讓文明新風滋潤群眾心田。
凝聚合力,形成拳頭效應
正寧縣先后制定印發《正寧縣開展“抵制高價彩禮、倡導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活動實施方案》《關于進一步加強治理高價彩禮推動移風易俗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將婚嫁彩禮“限高”作為治理工作的突破口和著力點,對紅白喜事的宴會規模、煙酒檔次、隨禮標準提出了明確要求。
“子女婚姻幸福美滿、家庭和諧是我們作為父母最大的希望。男女青年在選擇伴侶時應該重人品和感情,輕物質和錢財,不能用金錢衡量幸福,更不能因為彩禮讓他們負債,影響創業和前途。”正寧縣山河鎮馮柳村黨支部書記王勇說,自己的女兒出嫁時一分錢彩禮都沒有收,作為村黨支部書記,自己要帶頭抵制高價彩禮,推動移風易俗。
示范引領,樹立典型標桿
正寧縣充分發揮黨員干部這一“關鍵少數”在治理高價彩禮、推動移風易俗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制定出臺《黨員干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規定》,全面落實黨員干部操辦婚喪事宜報備制度,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2.1萬份,帶頭拒絕高價彩禮。
廣泛組織開展“移風易俗好青年”“零彩禮”“低彩禮”等先進典型評選表彰活動30多場(次),宣傳樹立了白云秋、李宏民、蒙建剛等一批自覺踐行“低彩禮”或“零彩禮”的好青年典型,為廣大青年樹立了榜樣和標桿。
“前幾年,高價彩禮讓許多農村家庭苦不堪言,現在政府倡導婚事新辦、喜事簡辦,抵制高價彩禮是我們每個人的共同責任。”近日,周家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愿者王杰向群眾發放《正寧縣抵制高額彩禮推動移風易俗倡議書》,向群眾宣傳移風易俗相關政策規定。
立體宣傳,營造新風氛圍
正寧縣堅持線上線下同時發力,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同步推進,利用“互聯網+移風易俗”的方式,廣泛發布高價彩禮治理相關先進典型及反面案例。各級黨員干部帶頭組建“名嘴”宣講志愿服務隊,采取入戶走訪、專題宣講、座談交流等形式,開展“抵制高價彩禮倡導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宣講等主題實踐活動360多場(次),發放倡議書4.5萬份。
先后組織開展“真寧福地 鸞鳳和鳴”集體婚禮、“抵制高價彩禮、倡導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主題簽名、“兩情相悅 牽手2022”“‘七’待已久‘夕’望是你”青年聯誼、“春意漸濃 愛正當時”集體頒證暨“文明婚俗 青年先行”主題沙龍等活動,創作編排小品《彩禮》、情景劇《婆婆也是媽》等文藝節目,引導群眾在參與實踐中推進移風易俗。
全民參與,倡樹文明新風
正寧縣成立婚介機構管理協會,組建“紅線線”婚介所和“紅線線”志愿服務隊,開設金牌“媒人”“總管”“司儀”等特色服務,2022年成功說媒23對,化解婚介糾紛54起。組織駐村工作隊、鄉賢能人、村組干部等成立鄉村“媒人”自治小組,開展政策解讀、普法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10場(次),組織舉辦了婚介從業人員培訓會議,推動婚介人員成為婚嫁新風的倡導者、宣傳者、推動者。
充分發揮“一約四會”作用,積極動員德高望重的農村老黨員、老干部、老軍人、老教師、老模范等“五老人員”參與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和《紅白理事會章程》,制定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的具體方法和流程,按照婚事提前介入、白事第一時間上門的原則,充分發揮宣傳勸導和教育監督作用,逐步實現對紅白喜事的全過程管理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