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曉鳴
山連山,峁連峁,環縣出了個“莊子峁”。莊子峁是洪德鎮一個行政村的自然組,22戶人家分散在600多畝地的塬畔溝峁之上。這個以“楊姓”為主的莊頭人家祖輩守著貧瘠的黃土地,農畜為業,與隴東黃土高原上的人家并無二異。
“莊子峁”出名了,源于這里成了遠近聞名的“生態農莊”,成了“網紅”打卡之地,成了鄉村旅游休閑體驗之地,成了鄉村治理的樣板之地。
“峁”出來的“精”。土地精細化、產品生態化、做工特色化。在莊子峁,過去自主分散的責任田變成了“樣板田”“觀賞田”?!肮蚕聿藞@”、紫花苜蓿、辣椒、黑豆、蕎麥、谷子、糜子等傳統的農業種植“規劃”的整體有序,耕作的精細成景。地頭上草編“糧囤”、“豐收花籃”、“小熊”“愛心長廊”等谷稈造型風格各異,仿佛一個童話田園。移步田間,給人一個心靈的休憩地。養殖合作社的黑山羊、瘦肉型土豬、土雞、土蜂;手工合作社的制醬、釀醋、編籮筐,“一戶一品、自主經營、人人參與,互相協作,共同受益”。
“峁”出來的“氣”。氣象新,人氣旺。黃土粱峁無樹不成景。環縣北處在黃土高原與毛烏素沙漠的邊緣,土質沙化、干旱少雨,綠色成了人們的奢望。莊子峁三年來共綠化荒山320多畝,栽植雪松、云杉、胡楊、銀杏等風景樹20多種兩萬多株。道路兩旁、庭院門前玫瑰、薔薇、月季花卉苗木四季常開。從一戶栽植到戶戶主動,院落干凈美麗,再也不是往昔“道路泥濘、畜糞遍地”的景況。農耕民俗文化展示館、鄉村記憶館里一件件農具、一幅幅圖片向人們講述著這個小村的歷史。每月的觀摩評比,戶戶檢查,家家主動打掃衛生,整理屋舍,村子的墻上書寫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警示,美麗鄉村在這個小村變為現實。窯洞民宿、農家飯菜網上預訂,吸引著遠方的游客不斷前來,尋找鄉村走失的記憶。
“峁”出來的“神”。過去不是趕著羊群守山頭就是曬日頭睡大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今戶戶都在“提神”賽跑。“楊八郎”主動奉獻出自家的打麥場建成莊頭廣場,“接收”外界的新鮮信息。農莊以楊家祖先楊九德命名建設“九德書苑”,各種書籍、資料成為小村的精神加油站,超市的生活用品變為村民道德文明實踐的積分獎勵。農民田間學校不僅是楊家人的農技講堂,也成為耿塬村和洪德鎮的群眾文化講習所。一些文藝組織也將這里命名他們的創作實踐基地,讓藝術家從大地上的汲取滋養。更讓人點贊的是莊戶的大爺、大叔、大媽人人手持手機,變為“主播”,自家的農產品通過網絡走上“粉絲”的餐桌。
這一切,只是3年間的“蛻變”?!搬埂背鰜淼氖菍崒嵲谠诘摹罢娼鸢足y”,2022年農莊首次人均收入1.6萬元,家庭收入突破10萬元的農戶達半數以上;“峁出來”的是和睦互助。小恩小怨、小爭小吵不見了,家族之間是笑臉和幫助;“峁”出來的是同心向前。散落在山窩里的單戶人家變成了“一家人”,人人爭先,戶戶有為,100多人在“故土家園”快樂生存,迎接著四面八方的“賓客”。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莊子峁的故事莊子峁的人,歡迎您來感悟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