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陜甘寧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大會暨2023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醫院管理專委會年會現場。
慶陽網訊(慶陽融媒記者 路世玲)近日,首屆陜甘寧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大會暨2023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醫院管理專委會年會在慶陽舉行,來自20多家醫院、醫療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區域協同·智慧賦能·高質發展”為主題,從醫院管理、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智慧醫院、城市醫聯體運行經驗、績效薪酬激勵等方面,以論壇的方式進行了交流研討,探索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作為首批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實施城市之一,近年來,我市以提升區域綜合服務能力為著力點,以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為立足點,以聚焦智慧醫院建設為動力點,突出加快構建有序的就醫和診療新格局,在全市21家公立醫院統籌實施15個子項目,持續深化“三醫聯動”,全力推動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
日前,記者走進隴東區域醫療中心(市人民醫院改擴建)項目建設現場,機器聲轟鳴不斷,工程車輛往來穿梭,工人們有序作業,一派火熱的施工場面。“截至目前,該項目總計開挖外運土方42萬立方米,完成基坑支護作業8500平方米,西側澆筑支護排樁213根;急救中心樓、人防中心醫院、東側花園區的主體已完成;外科住院大樓已完成地下結構施工,正在進行地上一層施工;門診醫技樓部分地基處理完成,各分項工程正在按照進度計劃全力推進。”市人民醫院基建科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慶陽市人民醫院與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簽訂隴東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協議。
依托示范項目,我市加快建設省級隴東區域醫療中心,打造醫療高地,強化引領帶動。在首屆陜甘寧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市人民醫院與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簽訂了隴東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協議?!疤m州大學第二醫院將采取科室深度協作的方式,依托市人民醫院建設隴東區域醫療中心,著力建成集醫、教、研、防等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打造領航隴東乃至周邊地區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隴東區域醫療中心。”市衛生健康委主任張偉說。
為有效擴容優質資源,我市市、縣綜合醫院創傷、胸痛、卒中、危重孕產婦救治和危重新生兒救治等5大急危重癥救治中心全面建成,推進眼科疾病、精神心理衛生、內分泌代謝、呼吸與重癥醫學等14個區域診療中心建設,推動醫院拓展新技術、新業務35項。圍繞重癥醫學、胸外、呼吸、消化、內分泌、麻醉等??萍訌娊ㄔO,新建市級臨床重點專科49個,差異化發展的專科服務體系更加完善。
統籌推進資源下沉和基層能力提升,各級公立醫院積極向省內外三甲醫院重點專科和技術聯盟申報成員單位,復制推廣消化內鏡緊密型技術聯盟“128模式”,全市建成3個城市醫聯體、11個縣域醫共體,醫共體成員單位覆蓋60個鄉鎮衛生院,全面實現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基層醫療機構就診率由54.55%提高至55.16%。建立以市級為龍頭、縣級為樞紐、鄉村為基礎的中醫醫療服務體系,傳承創新岐黃文化,引導“簡便驗廉”的中醫藥服務更有效地發揮作用。全市建成2個國家級、19個省級、67個市級中醫專病專科和3個國家級、1個省級、7個市級名老中醫專家傳承工作室,所有縣(區)均創建為全省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h(區)綜合醫院設立中醫科,鄉鎮衛生院設置中醫館,村衛生室配備中藥柜,85%以上可開展中醫診療。中醫深度參與改革,促進全市次均醫療費用、抗菌藥物使用量連續下降。
隴東區域醫療中心(市人民醫院改擴建)項目推進會。
醫院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人才保障?!坝辛巳瞬抨犖榫陀辛嗣t,有了名醫才能建好名科,有了名科才能建好名院,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醫療診治體系?!碧m州大學第二醫院(第二臨床醫學院)院長周文策表示,將發揮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的人才、學科優勢,有計劃地、穩定地推進慶陽公立醫院及隴東區域醫療中心人才培養,助力高質量發展。
我市建立了全市衛生健康人才培養機制,分層分期組織中層管理人員、青年骨干、學科帶頭人以及專業高層次人才外出進修培訓。截至目前,全市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302名,柔性引進人才105名,安置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42名,人才隊伍結構和整體素質不斷優化,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推進人事編制薪酬制度改革,出臺全市薪酬改革實施方案,鞏固市直醫療機構編制備案制改革成效,并逐步向縣(區)延伸,合理確定并動態調整薪酬的公立醫院比例由70%提升至100%,醫務人員薪酬中穩定收入的比例由40%提高至57.5%,進一步調動了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
寧縣第二人民醫院醫生開展手術治療。
今年1至3月份,市人民醫院病人次均住院費用較去年同期比下降了1385元,次均住院天數較去年同期下降0.7天;華池縣人民醫院突出重點學科建設,不斷提升患者縣域內就診比例;慶城縣岐伯中醫醫院聚焦高質量發展指標,加強運營管理,醫療服務收入占比47.39%,人員費用占比52.75%,達到了國家目標要求……這是我市聚力改革創新,開創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一個縮影。
為強化改革聯動,我市積極學習“三明經驗”。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和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重要事項報告制度,統一規范“設置啟動條件、評估觸發實施、有升有降調價、醫保支付銜接、跟蹤監測考核”的調價基本路徑,開展醫療服務價格評估,公立醫院收入結構逐步優化,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收入占比達到30%以上。持續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將DRG實際付費范圍擴大到所有公立醫院及部分鄉鎮衛生院,按病種付費的住院參保人數占比由23%提升至81.4%,公立醫院人均住院費用由5731元下降至5432元,平均住院日由8.82天下降至8.19天,醫療服務效率持續提升。
慶陽市人民醫院帶教老師向實習醫生講授臨床知識。
“公立醫院的改革和高質量發展,應體現在高層次的人才配置、先進的醫療技術水平、優質的醫療服務質量、高精尖的醫療設備、良好的就診環境以及簡約化便利的就診流程上。”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會長張福說,高質量發展對每個級別的醫療機構都有不同的標準,作為地區級的醫療機構,還需積極構建區域化協同發展機制,堅持“引進來”“走出去”,不斷提升診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