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網訊(慶陽融媒記者 張昶昶)改革動力激揚老區發展活力,主動創穩深化平安慶陽建設,正風肅紀讓干部敢作為能擔當……
今年以來,市委常委會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推動慶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始終以更大的勇氣深化改革、更大的決心擴大開放,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破解經濟發展難題;把主動創穩作為護航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工程,以時時放心不下的憂患意識、事事都放在心上的責任意識,加大部署調度力度,抓好各項措施落實,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自覺履行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以“永遠在路上”的政治清醒,統籌推進黨的各項建設,為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以深化改革開放增強內生動力
堅定不移推進改革。注重發揮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導性作用,定期召開市委深改委會議,常態化研究部署改革工作,對標對表中央要求、省委部署和群眾期盼,細化部署8個領域103項改革任務,確保了各項改革舉措協同推進、落地見效。實施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積極化解債務風險,完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提升信用等級和融資水平,推動脫鉤改制實現統一監管。深化產業扶持政策改革,改變過去財政資金直接獎補為財政貼息貸款、個別財政貼息項目“先貸后貼”為“即貸即貼”,有效發揮了財政資金的撬動放大作用,讓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研究提出15條改革舉措,“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公立醫院改革目標正在加快實現。深化以“1+6”意見方案為主的教育改革,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學校占比達到73.6%,崗位與職級相結合的領導班子管理運行機制全面落實,師資隊伍建設明顯加強,今年高考本科上線率、一本上線率明顯提升,教育質量得到穩步提升。深化考核指標體系改革,改進完善年度工作目標管理考核機制辦法,既看基礎和總量,又看增速和增量,力求內容更精準、結構更客觀、導向更鮮明。樹立“大干大支持、多干多支持”的工作落實導向,對華池、鎮原兩個全省縣域經濟進步縣,在省上獎勵的基礎上再各獎勵1億元。
持續不懈擴大開放。聚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組織外貿企業參加國內外重點展會,爭取訂單、開拓市場。積極融入關中平原城市群,主動加強與周邊地區的合作交流,組團赴平涼市開展考察學習,簽訂“1+3”合作協議,共同打造隴東文化品牌、隴東經濟板塊。慶陽市總商會慶商聯合會及慶陽新鄉賢聯誼會正式成立,慶陽包容開放的形象更加鮮明。加強與東西部協作和中央定點幫扶單位的合作交流,開展常態化互訪,持續雙向選派掛職干部和專技人才,幫助我市銷售農畜產品3.74億元,合作交流的成效進一步顯現。
以開展主動創穩防范化解風險
著力化解金融債務風險。持續優化金融生態,專題召開銀政企對接會,引導金融機構擴大信貸規模,上半年全市存貸比54.64%、貸款余額923.51億元,較上年末分別提高0.5個和7.12個百分點,呈穩健回升態勢。加大不良資產清收處置力度,全面打好金融機構主動清收、清欠審判執行、金融違法犯罪治理、涉公職人員收繳“四場硬仗”。
著力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針對房地產領域矛盾交織疊加、群體訪明顯增多的問題,市委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精準研判調度,對摸排出的19個問題,按照“一項一策”和“誰審批誰負責”原則科學有效化解,積極穩妥地解決了8個問題,剩余問題正在跟進化解。堅持查糾整改與建章立制相結合,針對暴露出的問題漏洞,進一步健全完善相關監管制度機制,以管用制度、有效舉措防范杜絕類似問題的再次發生。
著力防范民生領域風險。認真辦好省列、市列為民辦實事項目,11類民生支出達到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9.04%,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水平持續提升。高度重視并做好穩就業工作,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81萬人,輸轉富余勞動力54.12萬人,并為今年可能回鄉就業的7000名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7300個以上。嚴守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常態化開展監測幫扶,扎實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重點工作“回頭看”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質量專項排查整治,圍繞提升鄉村治理水平促進鄉村振興開展專題協商,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實施“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2.2萬名幫扶干部與2.4萬名關愛對象建立結對幫扶關系,幫助解決困難2600個,幫辦實事3500件。
著力防范安全穩定風險。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深化精神文明創建,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防范化解意識形態領域重大風險。持續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創建,探索開展網絡統戰和新鄉賢統戰試點工作,持續加強宗教事務治理,維護全市民族和睦、宗教和順、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面。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積極預防治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深入開展“鑄忠誠警魂”活動,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平安慶陽建設成效明顯。認真落實安全生產五大體系和國務院安全生產15條硬措施,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抓實抓細防洪抗旱救災等各項措施,提升災害預警、指揮調度和應急處置能力,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以全面從嚴治黨涵養政治生態
持續優化政治生態。把政治生態建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性、經常性工作來抓,全面落實市委進一步加強政治生態建設的《意見》,整改解決干部工作歷史遺留問題,讓干部卸下包袱、輕裝上陣。堅持公道對待干部、公平評價干部、公正使用干部,持續端正選人用人風氣。目前,全市信訪總量、反映各級領導班子和干部的信訪總量、反映省管領導干部的信訪總量都呈大幅度下降態勢,全市政治生態正在向好的方向持續發展。
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強化引領意識、系統觀念、融合思維,深入開展基層黨建“五大融合”行動,研究制定《基層黨建基礎建設攻堅行動若干措施》,著力將“五大融合”行動打造成在全省叫得響、在全國有影響力的黨建品牌。探索創新村級黨組織設置模式,組建村級黨建聯合體29個,整頓提升軟弱渙散村黨組織84個。深化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成立街道“大工委”6個、社區“大黨委”91個;實施“紅色物業”培育計劃,推動物業企業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強化國有企業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市屬國有企業黨組織書記、董事長“一肩挑”比例達到75%,“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比例達到83%。全市非公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和新業態企業黨組織覆蓋率分別達到96.91%、92.22%、46.67%,選派黨建指導員465名,實現黨的工作全覆蓋。建立市委、市政府領導聯系包抓重點人才隊伍建設、市級領導聯系服務專家制度,強化人才支撐保障。
強力正風肅紀反腐。堅決扛牢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帶頭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深化“四風”整治、民生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整治,以及糧食購銷領域、供銷社系統、金融領域專項整治,推動黨風政風不斷好轉。持續鞏固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重點查處市房管、醫療、人防系統腐敗窩案串案,形成強大震懾。全面落實政治監督要求,開展五屆市委第二輪巡察工作。深入開展紀檢監察隊伍教育整頓,查處“兩面人”,嚴防“燈下黑”,打造忠誠干凈擔當、敢于善于斗爭的紀檢監察鐵軍。
如今,行走在慶陽大地,一個個重大項目大干快上、一個個產業集群加速聚集、一件件民生實事加快落實、一項項改革舉措不斷推出……從目之所及到身之所感,這片熱土正在以奮進之姿奔跑在高質量發展跑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