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第20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
慶陽網訊(慶陽融媒記者 鞏曉鳴)統一戰線,是黨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也是黨執政興國的強大法寶。去年以來,慶陽統一戰線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統戰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大統戰增進大團結大聯合為主線,著力實現市委及市委主要領導提出的統戰工作要實現“范圍大、領域大、格局大、貢獻大”的目標要求,結合實際,確定“136”統戰工作的高質量發展思路(夯實“一個基礎”、鍛造“三個品牌”、做好“六項工作”),因地施策夯基礎、創新載體建平臺,統籌推進統戰工作擴面提質增效樹品牌,突出在民族團結進步、實施網絡統戰和新鄉賢統戰、聚合全國慶商開展招商引資等方面凝聚磅礴的統戰合力,在助力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展示了統戰新作為,凝聚了新力量。
念好“三字經”,石榴花開美慶陽
走進慶陽城鄉,隨處可見以“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為主題的文化長廊、景觀小品、展板、標語,市民在公園內游玩、休閑時,每到一處都能感受到民族團結進步的融洽氛圍。這是慶陽市創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突出抓住“導、嵌、融”三個關鍵的具體成效體現。
市委統戰部開展“民族關愛送清涼 團結創業石榴紅”走訪慰問活動。
突出一個“導”字,抓手有形,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不斷推進。以主題雕塑、皮影戲、南梁說唱等形式,創作了《情誼手帕》和躋身全國一村一品的《民族精神代代傳》等具有慶陽特色、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不斷深化各族干部群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宣傳教育。建成民族團結進步主題公園、廣場和民族文化長廊等30多處,各類宣傳展板、廣告標語1500多處,在市縣兩級主流媒體開設了專版專欄,制作了微視頻、海報、H5等宣傳融媒體產品,率先在全省編發《新時代慶陽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生通俗讀本》《慶陽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黨員干部輔導讀本》,建設慶陽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數字教育館,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隨處可見、入腦入心。
激發網絡統戰新動能,“云端”繪制“同心圓”
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網絡統戰工作,走好網絡群眾路線”的重要指示要求,慶陽市委統戰部努力踐行市委對統戰工作“四個大”的目標要求,積極探索“互聯網+統戰”工作新模式,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
環縣電商創業孵化基地主播在直播帶貨。慶陽融媒記者 劉萍凝 攝
今年3月,慶陽市委統戰部研究制定了《關于開展網絡統戰試點工作的意見》,堅持“統戰成員擴展到哪里、網絡統戰就覆蓋到哪里”。目前,全市統一戰線積極推進實體領域和虛擬空間、線上和線下互動互聯,深度融合,打造包括信息發布、政策解讀、聯誼交友、建言獻策、黨外人士服務、人才發現培養、招商引資和助力鄉村振興等多功能、多形式的網絡統戰綜合工作體系。網上統戰工作搭建了交流溝通平臺、聯誼交友平臺、社會服務平臺,逐漸成為各階層人士思想交流、情感碰撞、密切聯系、廣納諫言的有效載體。通過建設“智慧統戰之家”“同心慶陽”實踐基地、慶陽統戰網宣平臺矩陣等七大措施實現統戰工作網絡化;通過開展網上政治引領行動、網上建言資政行動、網上聯誼交友行動、網絡人士“村村播”網絡統戰“村村統”示范行動實現網絡統戰有形化,全方位構建網絡統戰新格局。
激勵引導網絡人士由體制外的“自由人”變為有組織有責任的“社會人”、凝心聚力的“統戰人”是慶陽網絡統戰有效途徑之一,而引導組織大批慶陽網紅開展“村村播”工程是慶陽網絡統戰的主要抓手。市縣統戰部門為試點縣環縣鄉村網絡主播購買直播設備,幫助布置直播間,指導環縣確定10戶示范網絡企業和8個“村村播”示范村,目前已經有16名鄉村網絡主播成為家鄉的“新農人”。通過“村村播”模式,讓網絡鄉土人才帶動有條件的村民成為懂網絡、會直播、善運營的“新農人”,實現產才融合,促進環縣農民手機成為“新農具”,讓直播成為“新農活”。自今年3月實施網絡統戰“村村播”以來,組織環縣網絡人士通過直播帶貨,帶動線上銷售環縣農特產品1.78億元,同比增長101.18%,助推本土特色農產品走出甘肅、走向全國,推動形成全國網民網購慶陽、云游慶陽的喜人局面。洪德鎮莊子峁網絡統戰“村村播”工程讓一個偏僻村成為網紅鄉村旅游村,環縣車道鎮育肥場網絡直播培訓穩定了農民養羊的決心,增加了群眾收入。
匯聚家鄉情懷,新鄉賢反哺家鄉美
7月8日,慶陽總商會慶商聯合會暨慶陽新鄉賢聯誼會隆重成立。200多名在外慶商和新鄉賢代表共敘鄉情友誼、共謀慶陽發展,匯聚起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市委書記黃澤元指出:“慶陽新鄉賢聯誼會的成立,標志著我市新鄉賢從此有了屬于自己的組織、共同的‘家’”,他還要求聯誼會發揮好“五大平臺”功效——弘揚新風正氣的榜樣示范、聯系企業和社會各界的橋梁紐帶、慶陽人抱團發展的平臺載體、以商招商的大道通衢以及宣傳展示慶陽的窗口陣地。
慶陽市總商會慶商聯合會暨慶陽新鄉賢聯誼會成立。
畫大同心圓,反哺家鄉美。為了讓更多的慶陽成功人士、在外企業家為家鄉建設匯智聚力,市委統戰部把新鄉賢統戰作為統戰創新的有力抓手,堅持以德為先、以績為要、以賢為主原則,把鄉村在外創業的成功人士、鄉村合作經濟組織
和民營經濟人士等5類人士作為新鄉賢納入統戰視野,制定印發了《開展新鄉賢統戰試點工作的意見》《慶陽市新鄉賢統戰工作基本思路架構》。
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逐年建長效”的步驟穩步推進,重點夯實“三項基礎”、狠抓“八項措施”,規范新鄉賢聯誼會運行,建立規章制度,加強陣地建設,召開月視頻協商會,布設慶陽新鄉賢之家和慶陽名賢館,在新鄉賢及商會會員中積極開展“‘賢’從小事做起”活動,自下而上搜集上報,自愿認領幫扶項目217件,引導他們在資金人才引進、回鄉創業、項目對接、助殘扶弱等方面發揮幫扶作用。如今,在慶陽老區這片熱土上,一大批新鄉賢集結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一個個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的故事在這里上演,成為推進慶陽高質量發展最有力的注腳。
環縣洪德鎮耿塬畔村莊子峁生態農莊成為環縣網絡統戰工作“村村播”示范基地。 慶陽融媒記者 劉萍凝 攝
慶陽商賢聯誼會的成立,激發了五湖四海慶陽籍名人賢達、成功企業家助力慶陽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熱情。每月召開一次會員線上視頻會議,學習最新文件政策精神,通報家鄉發展情況及項目需求,交流認識體會,商議反哺家鄉事宜,增進共識、匯聚力量。部署開展“賢”從小事做起活動,引導鄉賢不“閑”。鎮原籍新鄉賢王志強以其突出的家鄉情懷和反哺家鄉行動當選會長,他投辦了“高原媽媽”社會實踐創新公益項目,帶動1300多名鎮原繡娘居家就業,幫助實現勞務收入2000多萬元;出資舉辦了五指塬·和美鄉村“新鄉賢”杯籃球大賽,豐富了鄉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環縣籍新鄉賢石明生投資近千萬建成了肥水一體化高效節水灌溉系統,受益群眾62戶,受益農田2000多畝,增加了農民收入;建成了互助幸福院,為全村65歲以上老人免費提供一日兩餐。寧縣籍新鄉賢著名醫療專家劉彥國每月回一次家鄉免費問診,守護家鄉人民身體健康……目前,慶陽商賢聯誼會已經成為匯聚外界力量服務慶陽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平臺。
聚天下慶商,面向全國搭建招商平臺
7月8日,在慶陽新鄉賢聯誼會成立之時,同步成立了慶陽市總商會慶商聯合會,來自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5個行業領域的169個民營企業、商(協)會和民營經濟人士凝心聚力,踴躍投身反哺家長發展的洪流。市委副書記、市長周繼軍主持會議時表示,商會組織是凝聚發展的橋梁和紐帶,要以更優的環境增強“商”促發展的新動能,千方百計改作風、提效能、優服務,最大限度為企業拓展發展空間,以實際行動重商、親商、安商,讓慶商成為推動慶陽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西峰區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政策法規集中宣傳活動。
慶商聯合會成立以來,市委統戰部指導市工商聯借勢發力,全面拓展對外招商引資平臺,目前由慶商聯合會會員作為發起人的西安、蘭州等地慶陽商會籌備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依托慶商聯合會和各直屬商會平臺資源,充分發揮民營經濟招商專班職能,制定民營經濟招商工作方案,大力開展以商招商、商會招商,先后對接甘肅投資商會、中天健集團、中國國際電力、中國船舶集團、中核匯能寧夏新能源集團等30多戶企業來慶考察,在廈門市、西安市舉辦招商引資推介會2場(次),引進簽約項目5個(西峰智慧農貿市場、慶城民生商貿城、慶州印象文旅綜合項目、甘肅昌達30萬噸醇醚燃氣精細化調制中心、慶城中泰石油機械設備維修中心),總投資18.85億元,落地項目1個,總投資4.8億元。
各族群眾在民族團結進步主題公園里游覽。
慶商聯合會的成立是市委統戰部新時代延伸民營經濟統戰手臂的創新之舉,是展示慶陽開放新形象、凝聚社會各方力量的有效抓手,更是對外聯系溝通以商招商的通途大道和推動慶陽發展的有效平臺。
當前,慶陽統戰系統正在各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結合實際,不斷守正創新,努力推動統一戰線在實現“范圍大領域大格局大貢獻大”的目標要求中邁出堅實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