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酒開缸。慶陽融媒特約攝影 張明政 攝
慶陽位于甘肅省最東部,素有“隴東糧倉”之稱。盛產小麥、玉米、油料、蕎麥、小米、燕麥、黃豆等,尤以特色小雜糧久負盛名。慶陽是甘肅優質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地處全國蘋果生產最佳緯度區,已被農業部列入西北黃土高原蘋果優勢帶,紅富士蘋果、曹杏、黃柑桃、金棗和早勝牛、環縣灘羊、隴東黑山羊、羊毛絨等大宗優質農畜產品享譽國內外。慶陽還是全國最大的杏制品加工基地和全國規模最大的白瓜子仁加工出口基地,是全國品質最優、發展面積最大的黃花菜基地和國家特產經濟開發中心確定的全國特產白瓜子、黃花菜示范基地,是中國特產之鄉推薦暨宣傳活動組委會命名的“中國優質蘋果之鄉”“中國黃花菜之鄉”“中國小雜糧之鄉”;是國家林業局命名的“中國杏鄉”。慶陽還是中醫藥之鄉,產有甘草、黃芪、麻黃、穿地龍、柴胡等300多種中草藥,其中69種已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環縣蕎剁面制作現場。魏鋒征攝
環縣羊肉十八吃。 慶陽融媒特約攝影 張永鑫 攝
慶陽美食品鑒活動吸引了大量市民前來品嘗。慶陽融媒記者 趙彩霞 攝
慶陽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慶陽人民對飲食品位的追求越來越高,促進了飲食技藝的不斷改進和更新。傳統名吃有臊子面、蕎剁面、羊羔肉等。
子午嶺云海。慶陽融媒記者 趙彩霞 攝
慶陽屬大陸性氣候,冬季常吹西北風,夏季多行東南風,冬冷常晴,夏熱豐雨。總體呈干旱、溫和、光富的特點。慶陽子午嶺40621公頃次生林,為中國黃土高原上面積最大、植被最好的水源涵養林,有“天然水庫”之稱。
黃土大塬的黃綿土坡,是孩子們游戲的樂園。通訊員 封俊寬 攝
83歲的敬廷友老人在耍皮影。通訊員 文璟 攝
市民觀看慶城縣長壽老人圖集。慶陽融媒記者 趙彩霞 攝
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豐富多樣的飲食結構,生態宜居的城市鄉村,岐黃之術的養生秘訣,組成了慶陽人民康養長壽的絕佳條件。據了解,截至2021年底,慶陽市60歲以上老年人數已達39.42萬人,占常住人口的18.17%。
市民在周祖廣場健身。慶陽融媒記者 俄少飛 攝
市民在西峰區東湖公園健身。慶陽融媒記者 俄少飛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