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網訊 (通訊員柴婧)近年來,合水縣立足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按照“政府引導、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以培育養殖大戶、養殖專業合作社為重點,示范帶動群眾發展壯大奶山羊和肉牛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近日,走進合水縣太莪鄉關良村村民孫宗寧的家庭農場,孫宗寧正在給70余只奶山羊添加飼料。“現在我的農場奶山羊有70多只,其中20多只是產奶羊,平均每天產奶約40公斤到50公斤,每天可收入在300元左右。”孫宗寧說。
今年40歲的孫宗寧,以前靠打零工維持生計。2022年,在合水縣奶山羊養殖政策扶持下,孫宗寧籌資15萬元辦起了家庭農場,購買了58只奶山羊進行養殖。如今,孫宗寧的奶山羊養殖事業發展得如火如荼。
奶羊產業作為合水縣“一縣一品”產業,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全產業鏈條。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建成奶羊養殖場51個,奶羊存欄量達到7.35萬只。今年,全縣新建奶羊養殖場13個,輻射帶動發展分散養殖戶165戶;3月中旬鮮奶交售工作啟動以來,全縣累計交售鮮奶70余噸。
2022年,常年在外務工的吉峴鎮黃寨子村村民郭晉君在合水縣肉牛養殖政策的扶持下,貸款44萬元、自籌20多萬元購回了西門塔爾繁殖母牛24頭,開啟了肉牛養殖。“經過去年一年的養殖,今年繁殖了14頭小牛犢,牛的品種好、長勢快,對肉牛養殖產業,我越來越有信心了。”郭晉君說。
合水縣以穩肉牛產量為中心、母牛擴繁和育肥見效為發展重點,著力推動肉牛產業向規模化、專業化、市場化發展。推行“牛犢保護價”政策,鼓勵扶持農戶自主購牛,逐步形成了“小群體、大規模”分戶飼養、整村推進的肉牛產業發展新格局。截至目前,全縣新擴建規模養殖場4個、家庭農場3個,在建家庭農場1個,肉牛飼養量達到6.73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