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網訊(通訊員 張盼)2023年,鎮原縣按照“匯聚優秀人才、發揮獨特優勢、服務經濟發展”的思路,打造“鎮原縣同心法律服務站”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實踐創新基地,全力構建“建設一支隊伍、搭建五個平臺、開展六項服務”的“156”工作模式,提高律師群體思想政治素質,提升社會事務參與度,增強律師團隊凝聚力。
鎮原縣各職能部門和縣新聯會積極發揮職能,對全縣律師和新的社會階層中的法律工作者進行摸底,將具備專業素養和熱衷志愿服務的律師、公證員、“法律明白人”等組織起來,成立由20人組成的同心法律服務團,為群眾提供“菜單式”“一站式”“品牌化”“保姆式”免費法律服務。
鎮原縣著力搭建學習交流、技能提升、法律實踐、社會服務、參政議政“五個平臺”,以縣新聯會為依托,組織行業律師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研討、紅色主題教育等活動;以甘肅良友律師事務所為依托,先后組織法律理論與工作實踐專題培訓、“線上+線下”法律知識講座20余場(次),促進律師人才健康成長;以縣法律援助中心為依托,組織行業律師“零距離”為群眾提供法律援助、矛盾調解等公共法律服務。在城關鎮東街社區打造“同心法律服務站”,職能部門以社區為依托,組織律師團隊積極參與主動創穩和社區公益法治宣傳,圍繞基層治理、鄉村振興、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等重點工作開展調查研究,通過實地走訪考察,深入了解民情民意,掌握實際情況,為建言獻策提供有力依據。
積極開展法律咨詢、送法助企、法律援助、法治宣傳、法律結對、線上普法“六項服務”,在縣政務服務大廳每周固定1名“同心法律服務站”成員,為群眾提供免費法律咨詢。組織法律工作者到甘肅圣越農牧發展有限公司、鎮原縣解語花山羊絨制品有限責任公司、鎮原縣康平醫藥有限責任公司等19家民營企業開展“法治體檢”活動,聚焦企業風險管理、合同簽訂、工傷賠償等方面,著力破解企業發展中遇到的法律困擾,為企業發展壯大奠定法治基礎。組織開展結對幫扶困難群體、定向捐贈、資助困難學生等公益服務活動10場(次),捐助1.3萬元,辦理法律援助案件87件。通過舉辦法治課堂、宣講法治故事、發放法治宣傳資料等形式,開展普法宣傳教育,詳細闡釋、重點解讀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條款,先后開展公益法治宣傳“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等公益法律服務活動20余場(次),利用有關節日,面對面開展法律法規政策解答1200余人次。充分發揮律師行業優勢,“同心法律服務站”13名成員擔任49個村(社區)法律顧問,積極參與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通過法治宣傳教育、現場調處矛盾糾紛,進一步增強群眾法律意識。通過“良友普法”“鎮原普法”微信公眾號不定期發布法律服務相關文章,通過“一問一答”“案例分析”“判例解讀”等形式宣傳普及法律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