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夜夜骑,日日操天天,亚洲不卡在线观看,日韩在线一二三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在线不卡,欧美成人精品二区三区99精品

  • 隴東報數字報

  • 掌中慶陽客戶端

首頁 > 社會
【法治慶陽】寧縣 普治并舉促發展 法治護航保安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 “ 發現 ” ,使用 “ 掃一掃 ” 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慶陽網訊慶陽融媒記者 路世玲)以法治寧縣建設為目標、以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為重點、以“法律十進”活動為載體,2023年,寧縣大力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積極營造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會氛圍,為建設美麗幸福新寧縣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筑牢法治信仰

守護公平正義

寧縣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堅持理論學習中心組學法、重大事項決策會前學法等制度,壓緊壓實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帶頭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

2023年,寧縣利用“學習強國”平臺和網絡培訓、法治輔導等途徑,舉辦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培訓班4期,對全縣1260名科級干部開展全員輪訓。先后組織開展縣人民法院新任法官、縣人民檢察院新任檢察官任前憲法宣誓活動11場(次)。對《道路交通安全法》《社區矯正法》《安全生產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15部法律貫徹實施情況開展執法監督檢查,對4個單位進行質詢,人大依法監督效果凸顯。

寧縣注重黨內法規宣傳與國家法律宣傳的銜接和協調,通過行政執法人員考試、法律知識培訓、線上普法考試等形式,促進行政執法人員自覺學法、經常學法。縣人民法院用足用活各類執行措施,努力兌現當事人合法權益,2021年以來共受理執行案件4988件,結案4378件,執行到位金額5.29億元。司法拘留、拘傳162人,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1987人次,限制高消費3032人次,發布執行懸賞公告12期,嚴厲打擊了逃避執行、抗拒執行等違法犯罪行為。

2022年以來,寧縣持續深化刑罰執行一體化建設,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對全縣167名社區矯正對象從職業道德、心理輔導干預、個人行為修養、法律知識、適用技能等方面開展集中拓展培訓,使社區矯正對象在解除矯正后能夠順利融入社會。嚴格落實出獄(所)人員省內“必接必送”制度,進一步健全完善信息核查等制度,積極發揮刑滿釋放人員過渡性安置基地作用,推動刑滿釋放人員社會救助和促進就業政策落實。

突出普法重點

提升法治素養

寧縣建立青少年法治宣傳長效機制,將法治宣傳教育融入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的各個環節,著力構建系統完整的法治教育體系。編制普法教學規劃,編印普法教材,為各級各類學校配備法治副校長176名。定期邀請法治副校長參與學校管理、進校普法,組織師生重點學習《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規。組織法官、檢察官、公安干警、律師、法治副校長和普法講師團深入全縣各中小學校,開展道路交通安全、防溺水、禁毒、抗震、防疫、杜絕校園欺凌、“模擬法庭”等法律宣講活動12場(次)、法律進校園活動33場(次),發放法律宣傳書籍3萬余本,受教育師生3萬余人次。

利用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和“五送農村”等活動及國家安全教育日、農村逢集日等時間節點,扎實開展法律進農村活動,2023年以來,開展主動創穩法治大宣講135場(次)。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引領聯系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作用,指導村(社區)依法制定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目前,全縣分別建成國家級、省級、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1個、10個、14個,建成太昌鎮紅色法治宣傳教育基地1個,培育學法用法示范戶129戶、“法律明白人”1114人。

持續抓好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普法,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通過組織開展“送法進企業”活動,利用“案例化”“圖示化”的方式,對企業易發多發法律風險點提出防范建議。

豐富宣傳渠道

打造普法陣地

群眾在哪里,普法陣地就前移到哪里。寧縣各單位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誰主管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實施法治文化“一地一品”工程,建設固定普法陣地。在廣場、公園、集市設立固定標識牌、公益廣告牌、標語宣傳牌、法治宣傳櫥窗等,運用法治廣場、電子顯示屏、公交移動電視等載體開展法治宣傳教育,2023年,全縣建成法治文化廣場20處。

創新黨建引領“互聯網+”模式,組織黨員干部關注縣司法局微信公眾號,通過“憲法宣傳周”“以案釋法”“普法課堂”等模塊,以典型案例、法律規定、解釋說明三種方式,引導社會公眾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用看得見的方式促進“陽光司法”。依托寧縣融媒體中心,以“愛寧縣”APP為載體,積極創作個性化普法產品,通過“網、端、微、屏”等渠道進行播放,不斷拓展普法宣傳覆蓋面。


編輯:吳樹權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