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 張寧寧 文/圖
“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眼下,隨著氣溫回暖,寒意漸消,鎮原縣的田間地頭農事漸起,調度農資,平整土地,頂凌覆膜,大棚管理……湛藍的天空下,農民們辛勤勞作的身影隨處可見。
“放心”農資送到家
“我們服務站備有各種肥料、農藥、種子,量很充足。而且服務站在各村設有服務點,有意愿購買的農戶到所在村服務點登記,郵政專車將農戶所需物資免費送到家門口。”在屯字郵政金大地“三農”服務站前,張義學一邊指揮工人裝車一邊說。
為方便村民及時購買所需農資,鎮原縣與中國郵政鎮原分公司聯合開展送農資下鄉行動,在各鄉鎮、行政村設立“三農”便民服務點,免費為群眾提供農用物資咨詢、采購、配送等服務。在保障農資儲備供應的同時,鎮原縣及時成立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對全縣農資經營門店開展農資專項執法檢查,要求經營門店夯實主體責任,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和進銷售臺賬制度,做到對各個品種“來路明”“銷路清”,確保農資市場購銷平穩有序,讓農戶能種上“放心種”、用上“放心藥”、施上“放心肥”。
截至目前,鎮原縣共調運儲備優質種子7300噸,訂購蘋果苗木11.48萬株,儲備農膜0.34萬噸、化肥2.6萬噸、農藥41.4噸、有機肥2.9萬噸,春耕物資儲備數量充足,調動供應渠道暢通,價格基本穩定。
育苗盡顯“科技范兒”
走進新集鎮聚廣利千畝現代設施蔬菜種植基地的智能化育苗大棚,內外循環風機、濕度水簾、噴灑系統一應俱全,穴盤里一行行的辣椒苗水靈鮮嫩、整整齊齊,搖曳的綠葉傳遞出豐收的喜意。
智能化育苗大棚。
“為了提高辣椒苗的成活率,今年我們全面采用了穴盤育苗,采設了苗床,鋪了防草布,選育了好幾個品種,為的就是給老百姓篩選出最好最優質的種子,以提高老百姓的收益。目前已經播種1億2000萬株,就是完全能夠滿足咱們全縣3萬畝辣椒種植的要求。”基地負責人王忠明說。
農業穩產增產,科技是關鍵。今年,鎮原縣從創建農業科技示范鄉鎮、建辦農業科技示范點、實施農業科技創新項目等方面開展農技服務,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實現產業延鏈增值。圍繞“三元雙向”循環農業,糧油高效生產、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馬鈴薯復種、設施蔬菜生產等,建辦農業科技示范點,示范引領產業發展。同時緊盯政策導向和產業技術瓶頸,謀劃儲備和爭取實施一批夯基礎、補短板、有創新的農業科技項目,推動全縣農業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切實提高群眾的產業收入水平。
科學規劃提升示范規模
“從整地施肥到起壟覆膜,從種植到田間管理,我們都采取村部引領,‘合作社+農戶’的方式,通過規模化專業化種植、統一管理,推動實現土地效益最大化,農民和村集體共同增收。”孟壩鎮政府產業發展綜合服務中心主任董岳斌說。
村民正在覆膜。
按照“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整體推進”的方式,孟壩鎮將新品種玉米、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點的建辦緊密結合起來,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在峁合、王灣、王地莊、醴坳4個村分別建辦千畝集中連片示范點,示范帶動全鎮計劃完成1.5萬畝。
今年以來,鎮原縣緊盯主要糧食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和全市百萬畝復種增糧增效“兩大”工程.堅持“穩面積,增單產”兩手發力,分作物,分區域,分季節推進糧食生產,自春耕備耕工作啟動以來,全縣靠實春耕地塊81萬畝,調運儲備春播物資7.66萬噸,現已完成整地15萬畝,頂凌覆膜10.2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