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網訊(通訊員 敬晶晶)一支粉筆兩袖微塵,三尺講臺四季耕耘。在環縣五中,有一位叫寇永軍的老師,在他2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始終把責任扛在肩頭,把奉獻放在心間,堅持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用心培育伴花開。
早在孩提時代,教師職業的圣潔光輝和崇高品質就在寇永軍心中種下了一顆理想的種子。如今,寇永軍已從當年那個初上講臺、戰戰兢兢的“小寇老師”搖身一變,成為能熟稔駕馭課堂、深受學生歡迎的“軍哥”,催他成長的是對教育事業的無限赤誠。寇永軍認為,最吸引他的,莫過于伴隨著學生們從青澀到逐漸成熟,他也從中體驗著成長的艱辛與歡樂。
如何構建真正屬于學生的課堂是寇永軍不斷追求的目標。在教學工作中,他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深鉆教材,把握重難點,根據學生的實際來開展教學活動,他善于創設學習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他的課程也深受學生的歡迎。
他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潛力,實抓培優補差,用心指導后進生并鼓勵樹立信心,使學生的成績逐步提高。“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我就降低難度,只要每天努力一點點,日積月累,進步也是巨大的。”寇永軍說,“差異化教學,雖然自己付出多一些,但是學生整體能力提升很快。”
教師的力量是巨大的,大到能改變學生的一生。從教的20年里,寇永軍一直都在擔任班主任,他言傳身教,嚴格要求,注重構建團結和諧、積極進取的班集體,用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去引領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學習習慣,尤其是面對后進生,他總是給予他們充分的尊重與足夠的理解,捕捉他們的閃光點不斷鼓勵,多年來,在寇永軍的努力下,轉化的后進生達百人之多。
班主任工作是瑣碎的,辛苦的,也是幸福的。寇永軍認為,一定要有足夠的愛心,不只是對優秀生的欣賞,對學困生的包容,對貧困生的關心,更多的是尊重學生人格發展的規律,用寬容的心對待學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用關愛的心分析學生的心理,以高度的責任感達到育人的目的。
寇永軍班里一位同學很守紀律,但學習成績一般,寇永軍了解到,這位同學小學時曾是班上的尖子生,但到了初中后就表現平平。為此,寇永軍主動和他談心,談小學時的學習和生活、家庭情況,談現在的學習和生活……20分鐘的交流拉近了師生的距離,該同學也坦誠地將自己的苦惱告訴了寇永軍。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這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態度發生了變化,充滿陽光和活力。
他認為,教育要多一些情懷,少一些功利。作為年級主任,寇永軍毫無保留地把教育教學經驗傳授給青年教師,隨時歡迎青年教師來聽“推門課”,手把手指導青年教師準備公開課,還在工作、生活中關心幫助他們。
在寇永軍看來,老師就要不斷學習,知識要不斷更新。從教20多年,他把心血傾注在教學事業上,兢兢業業工作,不斷提升業務素養,勇挑重擔。2017年,寇永軍獲得縣級模范班主任稱號,2018到2022連續五年獲得校級優秀班主任稱號,2023年9月被評為縣級模范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