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網訊 (慶陽融媒記者劉效國)針對矛盾糾紛出現的新變化、新特點,今年,正寧縣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積極探索訴調、警調、訪調“三調聯動多元調解”機制,推動訴前調解、訴源治理,有效提升矛盾糾紛化解效能。
正寧縣周家鎮蘆堡村村民張福慶家的住宅被納入核桃峪煤礦采空區搬遷范圍,周家鎮多次與張福慶就搬遷事宜進行協商,但他堅決拒絕搬遷。無奈之下,工作人員聯系蘆堡村有名的調解員出面,與張福慶拉家常、談過去、論發展,并向他講明拆遷政策、補償方案、法律法規、政策依據。同時,鎮村調解人員積極跟進,認真分析原因,挖掘關聯點和情感認同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勸解疏導,促使張福慶從內心消除隔閡,依規簽訂了拆遷補償協議。
“鎮上和村上的工作人員多次來我家,給我講政策,幫助我解開了心里的‘疙瘩’。搬到集中安置區以后,居住環境好了,看病、孩子上學都很方便。”張福慶說。
為提升矛盾糾紛化解效能,周家鎮按照“以平和的心態把事說清、以平實的語言把法說明、以平等的人格把理說透、以平易的方式把情說近”的“四平四說”工作法,綜合運用“法、理、情”,讓當事人明理明法、分清是非、消除隔閡,達到“調解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我們在調解糾紛過程中,把人人皆知的道理具體化、形象化,不但有力度,而且有溫度,通過尋找感化點、激發共鳴點,讓當事人能心平氣和地面對問題、分清是非、消除隔閡,把矛盾及時化解。”周家鎮綜治中心主任祿彥峰說。
據了解,近3年來,周家鎮共調處各類矛盾糾紛981起,調處成功975起,調處成功率達99.4%,協議履行率達到100%。通過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深入開展,周家鎮的信訪案件減少了32%。
“我們充分發揮基層人民調解委員會維護和諧穩定第一道防線作用,加強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司法調解有機銜接,推行‘網格+人民調解’機制,暢通訴求表達渠道,讓群眾進一扇門、解萬般事,從而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多層次、差異化、個性化調解需求。” 周家鎮鎮長李鵬崗說。
近年來,正寧縣不斷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盤活閑置資產,統籌專項資金,建成綜治信訪接待、矛盾糾紛綜合調處、公共法律服務3個中心,抽調綜治、信訪、法院、公安、司法部門人員常駐,住建、交通、人社等行業部門人員輪駐,及時組織協調、分類處置、現場化解,為群眾提供“一站式”多元調解服務。積極探索推行“網格+”訴前調解模式,充實鄉村調解、行業調解、網格調解“三支隊伍”,建強111個鄉(鎮)、村人民調解組織,形成了橫向聯動、上下互通解紛格局,實現群眾訴求“一攬子解決、最多跑一次”。
正寧縣還不斷加強宣傳力度,突出前端預防、源頭治理,積極開展干部接訪下訪、行政執法“以案說法”、“法治大宣講”等系列活動,調動縣、鄉、村組干部和網格員深入家庭農戶、田間地頭和企業釋法理、明事理、講情理,滾動式排查矛盾,清單式化解糾紛,最大限度讓矛盾糾紛止于訴外、化解在訴前。
“我們將進一步健全完善協調聯動機制,突出專業承接,做好群眾宣介,以點帶面,以上率下推動訴調、警調、訪調融入日常,向行業拓展,向基層延伸,暢通訴求表達,化解矛盾糾紛,服務保障民生,夯實主動創穩根基,提升社會治理成效,推進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正寧和法治正寧。”正寧縣委政法委副書記趙勃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