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夜夜骑,日日操天天,亚洲不卡在线观看,日韩在线一二三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在线不卡,欧美成人精品二区三区99精品

  • 隴東報數字報

  • 掌中慶陽客戶端

首頁 > 社會
突圍重生 破局成勢——甘肅瑞慶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 “ 發現 ” ,使用 “ 掃一掃 ” 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盛夏六月,隴原大地,萬物勃興,生機盎然。

細數瑞慶集團的成果,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招商引資項目遍地開花,生產線上熱火朝天,呈現出一派充滿活力的生產場景。

成立于2022年7月,即將過兩歲“生日”的甘肅瑞慶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風光電新能源為核心業務的市屬國有企業。近年來,瑞慶集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慶陽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主動融入慶陽市能源發展大局,以黨建為引領,聚焦主責主業,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鉚足實干勁頭,深化改革創新,不斷拓展市場,擔當起了國有企業的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為慶陽經濟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黨建引領方向 “一企一策” 靶向發力“突圍”

寧縣和盛工業園區馳風重工風電塔筒項目。何金濤攝

2023年度資產總額突破4500萬元,創造營收3223.71萬元;截至今年5月,先后引進落地項目9個,簽約資金達到75.69億元,完成投資7.53億元——如果將慶陽市屬國企改革比作一場大考,那么,甘肅瑞慶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只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便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

2022年7月,慶陽印發《慶陽能化集團“一企一策”改革方案》,明確慶陽能化集團改革的任務書、路線圖:以“單兵突圍、分體盤活、整體脫困”為改革思路,通過整合、剝離、盤活企業優質資源板塊,有效解決各項突出問題,努力實現企業脫困發展。

瑞慶集團應運而生,將強企報國視作神圣的責任使命,全力以赴推動黨的政治建設成果轉化為助推企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立足實際組建公司組織架構,充分發揮黨支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領導作用,按照行業屬性和營業范圍,先后制定議事規則、經營管理類、安全生產類、工程招投標類、財務融資類、人力資源類規章制度53項。找準黨建融合的“切入點”,持續推進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將“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構建一張網,共創一盤棋”的企業精神落實到各個崗位,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強勁動力。

甘肅瑞慶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重點工作推進暨安全生產會。何金濤攝

錨定發展方向,以“一企一策”為改革指導,瑞慶集團精準施策,逐步盤活。

依托華池縣50萬千瓦新能源指標,謀劃實施項目建設,于2023年9月初取得項目核準(備案)手續,今年4月正式開工建設,新能源項目建設取得實效。

協調解決原能化集團下屬的晟源管業公司、建設公司的遺留問題,厘清債務糾紛,清理了近10年累積的約20萬立方米建筑垃圾及廢棄物,協調挪移了橫穿園區的高壓線,寧縣和盛工業園區資產盤活取得突破。

緊緊圍繞“新能源+”產業,以華池5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為抓手,以裝備制造為切入點,以“引強入慶”為目標,引進了一批符合全市發展規劃、產業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的新能源產業項目落地,產業布局不斷優化。2022年,在慶陽市屬國有企業經營業績責任考核中獲得優秀獎。

盤活存量資產 換取“綠色”發展增量

寧縣和盛工業園區瀚塘報廢汽車拆解項目建設現場。何金濤攝

6月5日,在寧縣和盛工業園區瀚塘報廢汽車拆解項目建設現場,數十名工人分組作業,有條不紊地進行廠區綠化施工作業及大型撕碎和破碎設備安裝調試,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我們對回收的報廢機動車進行分類拆解,將獲得的能重新利用的新零部件,投入再制造環節,對無法重新利用的零部件進行破碎,轉化為鋼鐵、塑料等原材料。”慶陽瀚塘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興衛介紹,預計6月30日正式投運,年回收拆解報廢機動車將達到10000輛,報廢電動汽車500輛,年產值達2億元,年繳納稅金1200萬元。

瀚塘報廢汽車拆解項目是瑞慶集團2022年引進投資建設的再生資源利用項目,是瑞慶集團盤活和盛工業園區資產、招商引資的成果之一。

按照《慶陽能化集團“一企一策”改革方案》,自2022年8月1日起,瑞慶集團獲得了和盛工業園區土地及地上附屬資產管理、物業管理權限,負責洽談園區內新能源相關產業落地事項,調整園區規劃,審查和簽訂廠房土地租賃協議、辦理項目報建手續、按項目推進處置部分閑置資產等工作。

和盛工業園區是甘肅省政府批準的市級工業集中區、全省循環經濟示范園區。這樣一個“金元寶”入懷,如何讓它綻放璀璨光芒?“乘東風、強合作”這是瑞慶集團的答案。

慶陽市華池縣悅樂鎮電力塔架及鍍鋅廠項目建設現場。何金濤攝

2022年4月,甘肅省委、省政府印發《強縣域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5年)》,將慶陽市8縣(區)全部定位為工業主導型。隨后,慶陽市下發了《慶陽市強縣域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5年)》以及2022年度重點任務清單,吹響了慶陽市深入推進強縣域行動的沖鋒號。

乘著全市“強縣域”行動的東風,瑞慶集團一邊積極協調解決園區歷史遺留問題。協調國網慶陽公司35KV高壓線路遷移改線;協調慶陽能化集團對節能鍋爐生產線及設備進行搬遷,為招商引資落地企業提供經營場地。

一邊以招商引資為契機,積極盤活園區閑置資產,引進中國二冶甘肅馳風重工投資建設風電塔筒生產線、引進慶陽正奧管業公司重啟螺旋焊管生產線、引進慶陽瀚塘再生公司投資建設汽車拆解生產線,計劃引進全球鷹(深圳)無人機有限公司落地無人機組裝生產線及“東數西算”產業園大數據儲存。

作為一家以風光電新能源為核心業務的市屬國有企業,瑞慶集團以“聚焦綠色能源產業鏈、打造數字能源運營商”為發展愿景,精準招商引資,聚集產業發展新動能。招引山東安辰公司,投資6億元,在華池建輸電鐵塔及鍍鋅生產線,廠房、辦公樓等設施正在緊張建設。今年,成功招引廈門嘉戎、深圳全球鷹、江蘇比高、廣東潔誠、國家電投等企業,開展污水處理、無人機巡查、工業品采購平臺、智慧城市管理、新能源開發等一系列新興業務,進一步完善和延伸新能源產業鏈,促進產業鏈協同發展。

挺膺實干擔當 推動“綠電”惠民生

華池5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建設現場。何金濤攝

慶陽地處鄂爾多斯盆地西南部,是陜甘寧能源“金三角”規劃的重點區域,擁有豐富的油煤氣、風光電資源。我國首個千萬千瓦級多能互補綠色智慧綜合能源基地——隴東綜合能源基地在此落地,并加速推進。這也是“隴電入魯”工程的重點配套電源。扎根隴東大地,瑞慶集團積極踐行市屬國有企業的使命擔當,與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

華池5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是隴東綜合能源基地的組成部分。該項目計劃總投資約32.79億元,在華池縣北部喬川鄉、懷安鄉、紫坊畔鄉、南梁鎮等區域安裝90臺5.0兆瓦風電機組和5萬千瓦光伏組件,配套建設1條約80至100公里輸電專線,1座110千伏升壓站,1座330千伏匯集站。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瑞慶集團高度重視華池5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領導班子成員先后帶隊赴華池縣開展現場勘查40余次,充分調研論證,由初選的200多個風機機位篩選出107個可用機位。對接華池縣政府及相關縣直部門、鄉鎮,積極推進可研評審、土地預審和選址意見書、項目核準批復及未涉及文物評價等項目前期手續辦理,推動項目盡快落地建設。

華池5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開(復)工儀式。

今年4月,華池5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近日,走進項目建設現場,只見挖掘車、運料車往來穿梭,施工人員正在進行道路和110千伏升壓站的場坪施工,機器轟鳴陣陣,項目“進度條”持續刷新。

“110千伏升壓站的作用是將風力發電機組生產的低電壓交流電轉換成高電壓交流電,從而降低輸電損耗,提高輸電能力。”華池5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相關負責人說,預計8月底進行第一臺風機基礎澆筑,項目總體將于2025年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建成后,預計年均為國家電網提供清潔電能10.3億度,節約標準煤31.0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5.25萬噸,氯氧化合物排放量約156.51噸,年均發電收入2.14億元,實現利潤5547萬元,上繳稅金585萬元,帶動長期就業40余人。

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是國有企業的使命,踐行社會責任更是其義不容辭的職責。

自成立以來,瑞慶集團以黨建為引領,始終堅持把理論學習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任務,推動理論學習抓常抓細抓實,持續推進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籌集資金19萬元,建設黨員活動室,建立企業文化墻,引進“紅旗書屋”黨建陣地,為基層黨建工作蓄勢賦能,為黨員干部解讀新思想、新理論,提升黨員干部思想認識,豐富企業黨建活動,激發國企黨建新活力。2023年11月,獲得批準成立黨總支,并下設成立了四個黨支部,進一步加強了基層黨組織建設。在積石山地震援助工作中,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共計籌款15750元,獲慶陽市紅十字會愛心企業榮譽稱號。在2024年“家家幸福一元捐”公益項目正式啟動以來,已經募集善款985.99元。2023年度國資國企系統星級黨支部評定工作中評選為五星級黨支部

甘肅瑞慶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在環縣秦團莊鄉王團莊村開展“迎新春 送溫暖 獻愛心”慰問困難群眾活動。

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集團黨員干部深入基層擔任駐村工作隊員,與環縣秦團莊鄉王團莊村村“兩委”齊心協力共同探索構建符合本村特色的“黨建富民強村”嶄新思路,利用新媒體助力村民宣傳與售賣特色農副產品,成功構建起新型農業綜合主體創新機制。在秦團莊鄉新集子村開展“星火計劃”,每年對該村考上二本以上的大學生給予2000元/人資助,截至目前,已資助12名學生,共計2.4萬元,幫助困難學子順利入學。集團領導班子對鎮原縣廟渠鎮文夏村、廟渠村3戶農戶實施結對關愛幫扶,多次深入農戶開展聯系交流、走訪探視、政策宣傳,每戶資助資金600元。今年春節前夕,為秦團莊鄉王團莊和新集子村40戶困難群眾共發放價值1.2萬元的慰問品。


編輯:袁乙琪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