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展區。
三弦演奏。
慶陽網訊(慶陽融媒記者 俄少飛)6月11日,甘肅省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展銷主會場系列活動進入2天,游客們熱情不減,讓整個活動現場持續保持著火熱高漲的氛圍。
走進甘肅省非遺系統性保護成果展,來自各兄弟市(州)最具特色的非遺作品和民俗手工藝品琳瑯滿目。大漠風雨雕、堆繡、麥稈編、烙畫……共同構成個性鮮明、色彩繽紛、氣息濃郁的民俗藝術大舞臺。大量游客走進展區,了解不同地方民俗文化,選購特色民俗展品。
據了解,本次甘肅省非遺系統性保護成果展共有全省14個市(州)的多家企業參展,每個市(州)均劃分了獨立展廳、搭建特裝展位,通過靜態展覽、活態展演、現場介紹、數字賦能等形式,集中展示全省14個市(州)獨具特色的5000余件非遺展品,邀請40余名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絕活兒,全面呈現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非遺系統性保護成果。
慶陽市展區。
慶陽香包。
嘉峪關市展區。
大漠風雨雕石藝畫。
白銀市展區。
莊潤彩塑,林蘭銅藝。
天水市展區。
麥稈編。
金昌市展區。
金昌剪紙。
武威市展區。
堆繡。
臨夏回族自治州展區。
臨夏磚雕、河州骨雕等。
定西市展區。
定西剪紙。
張掖市展區。
烙畫。
平涼市展區。
崆峒面塑。
甘南藏族自治州展區。
甘南藏族唐卡。
隴南市展區。
池哥晝面具。
酒泉市展區。
敦煌工藝駱駝。
慶陽數字經濟賦能文旅融合展區,游客與人工智能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