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網訊 (通訊員田永昭、曹佳佳)“我們村地勢平坦、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發展蘋果產業得天獨厚,我認為應該加大投入,引進一些項目和客商。”“我認為村里的基礎設施比如體育鍛煉場地、文化設施應該多建一些,否則滿足不了大家的需求。”“村組道路拓寬有相關政策支持嗎?”……近日,鎮原縣太平鎮棗林村的村民圍坐在“小春說事室”,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著村里鄉村振興、基礎設施建設等情況,并提出一些意見建議。
村黨支部書記李小春等村干部結合有關政策,一一向群眾解釋說明,并認真記錄群眾提出的各類意見建議。
近年來,在村“兩委”和政協委員的共同努力下,棗林村積極探索創新協商議事模式,按照有場所、有標志、有設施、有制度、有活動記錄、有固定人員、有協商機制、有協商議題、有協商特色、有協商成果“十有”標準,組建“小春說事室”,為政協委員、協商議事會成員和群眾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議事交流平臺。政協委員、議事會成員可以與群眾面對面溝通,共同商討村莊發展大計,將協商議事會打造成人民群眾的“連心橋”、委員履職的“新平臺”,努力營造有事好商量的協商氛圍。
據李小春介紹,為更好發揮民主協商議事作用,棗林村每季度開展一次協商議事。截至目前,會議協商群眾問題13件、口頭協商群眾問題52件、現場協商群眾問題142件、書面協商群眾問題21件、“微協商”群眾問題9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