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網訊(慶陽融媒記者 張昶昶)6月20日,中共慶陽市委召開專題協商會議,就推動“三元雙向”循環農業和綠色農業發展聽取市級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代表的意見建議。
中共慶陽市委書記黃澤元主持會議并講話。
會上,民盟市委會主委馬啟昕、民建市支部主委李海紅、民進市工委主委齊文瀟、市工商聯主席李博、無黨派人士李發杰、黨外知識分子肖新穎圍繞會議主題作了發言。
在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后,黃澤元說,大家的發言從大局出發、從實處著眼,直奔主題,直面問題,就加快構建“三元雙向”循環農業新格局提出了許多意見建議。會后,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認真研究,充分運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凝聚智慧和力量推動“三元雙向”循環農業盡快建成體系、產出效益。
黃澤元指出,“三元雙向”循環農業是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在慶陽的具體實踐,是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支撐,是農業轉型升級的產業形態,是慶陽農業的一場革命。實踐證明,慶陽依托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以創建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為統攬,大力發展種、養、菌“三元雙向”循環農業的思路是完全正確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全市各級各方面要進一步堅定信心決心,錨定目標任務,細化實化舉措,加快推動慶陽由傳統農業大市向現代農業強市轉變。要堅持市場化和產業化“兩個導向”,引進扶持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經營主體,制定市場化的投入機制、管理機制、運行機制,推動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綠色化、品牌化發展。要抓住循環和效益“兩個關鍵”,著力打通區域大循環、產業中循環、農戶微循環,提升產業比較效益、農民增收效益、聯農帶農效益。要突破基料本地化生產和菌種科技化培育“兩個難點”,促進科研機構和企業有效對接,支持企業開展科技創新,盡可能實現生產企業本土化、原料本土化。要切實防范市場和自然“兩個風險”,加大農業保險政策支持,進一步完善冷鏈物流、加工銷售等配套設施,努力把風險降到最低、效益升到最大,把發展空間變成發展現實,把資源優勢變成農業產業優勢。
黃澤元指出,多年來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發揮各自專業特長優勢,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強化監督,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在加快慶陽革命老區振興發展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慶陽的改革發展穩定離不開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大力支持。市委將一如既往為大家參政議政、履職盡責創造更優條件。希望大家繼續發揚優良傳統,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調研再深一點、轉化再多一點、幫扶再實一點,為慶陽高質量發展發揮重要作用、作出積極貢獻。
張鴻舉及劉選明出席,何英禪通報有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