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 張偉
在新興產業不斷迭新、新興技術不斷升級的時代大背景下,智能終端、遠程醫療、智慧健康等新產品、新業態陸續涌現,科技創新與科研成果轉化已成為推動衛生健康領域高質量發展、加速“健康中國”戰略實施的必然趨勢。近年來,市委、市政府超前謀劃、提前布局,大力推動數實融合建設,為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特別是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落地實施,為全市衛生健康領域科技創新開辟了新賽道。市衛生健康委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加快建設協同高效的科技創新體系,培育和集聚創新人才隊伍,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在科技創新驅動發展上跑出“加速度”、交出“好成績”。
堅持數智賦能
匯聚高效能科技資源
數智賦能是改善醫療服務、提升就醫體驗的重要手段。我們將以患者為中心,以數智化建設為抓手,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互聯網技術,不斷優化醫療服務流程和服務模式,努力構建全方位、全周期、全鏈式智慧醫療服務體系。一是開辟賽道催生新動能。依托我市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平臺及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現有信息化資源,以患者需求為導向,運用人工智能和大模型創新技術,加快建設“138+21+7”醫學大模型基座,建成人工智能算力底座、人工智能推理平臺、基礎大模型和應用開發套件4大平臺,通過醫學數據處理、數據標注、異構算力調度、計算框架管理、AI訓練平臺、分布式訓練、模型測試、模型管理、模型能力池等,賦能衛生健康事業全要素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實現新舊動能接續轉換。二是數實融合架構新網絡。加快推進上海聯影“影像云”平臺、上海森億“大數據治理”、華為公司“盤古大模型”等項目實施,賦能醫療衛生科技水平。加快推進智慧服務、智慧醫療、智慧管理“三位一體”智慧醫院建設,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通過“線上申請、線下服務”模式,將護理服務拓展至社區或居家。加快推進“云中醫”智慧醫療服務,實現“云上”就診、開方、收費、審方、煎煮、物流配送等全流程服務,開展線上線下藥品派送服務。三是招商選資點燃新引擎。搶抓“東數西算”歷史機遇,緊盯全市八大產業鏈,發揮中醫藥康養產業牽頭抓總職責,挖掘目標企業與衛生健康行業契合點,積極推動“招大引強引頭部”行動,筑巢引鳳培育未來產業龍頭企業,點燃衛生健康行業數智賦能新引擎。
堅持多維支撐
強化高水平供給保障
當前,我市衛生健康事業科技創新切換新賽道迫在眉睫,勢在必行,必須搶抓機遇、靠前布局、夯實基礎。一是實施人才第一戰略。要加快構建高水平人才集聚平臺,創新多元化靈活用人機制,采用“全聘”“雙聘”“短聘”等方式,引進一批高層次人才,培育一批領軍型人才,培養一批實用型人才,實現聘用一人、帶教一批。加強與國內頂尖醫院、國外知名醫院合作,強化東西部交流協作,外派骨干人才進修學習,將人才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優勢。二是實施平臺建設工程。依托國家創新平臺培育計劃,在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醫院等三甲醫院打造一批具有較強科研能力的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提升市人民醫院精準醫學分子實驗室科研能力。鼓勵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加大科研創新,積極申報A類科研項目,力爭研究攻關一批臨床醫學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促進創新要素在區域間優化配置、高效聯動,打造一批突破性、引領性綜合科學研究基地。三是強化創新成果轉化。強化產學研深度合作,搭建醫療機構與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合作平臺,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精準對接。狠抓關鍵技術攻關和醫療機構創新能力提升,力爭在生物醫藥、新技術、新業務等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技術、轉化一批科技成果、形成一批知識產權、帶動一批關聯產業,讓更多“科技之花”結出“產業之果”。
堅持互融共促
布局高能級未來產業
對衛生健康行業而言,既有事業,也有產業,我們將在全力做好衛生健康事業工作的同時,堅持互融共促,一方面推動傳統產業全鏈轉型、煥新升級,一方面聚力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以科技創新之進拓產業創新之路,實現科技與產業互促雙強。一是傳統產業要“煥新蝶變”。傳統產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底,在產業鏈供應鏈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西峰制藥作為產業鏈領軍企業,代表我市制造業高水平標桿,生產8個劑型149個品種,主導研發的三類新藥和獨家品種“補肺丸”、獨家劑型“藤黃健骨膠囊”,單品年銷過億元。我們將大力支持設備更新、工藝升級、數字賦能、能效提升、管理創新五大行動,提升產業“含智量”“含新量”,實現企業數字化成功轉型,夯實企業發展“硬支撐”。二是新興產業要“快馬加鞭”。積極發展數字醫藥、智慧醫藥,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必將激發更強勁的發展動能。2023年,市政府促成市衛生健康委與百度公司、聯通公司深度合作,探索按照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原則,打造“三位一體”綜合管理平臺(慶陽市醫藥研發云平臺),目前該項目建設正在穩步推進。接下來,我們將立足自身優勢,深耕重點領域攻關底層技術,統籌全市醫療機構、醫藥企業資源數據,打開醫藥研發成長空間,快馬加鞭推動生物制藥產業茁壯成長。三是未來產業要“競速賽跑”。大力發展中醫藥康養產業,是當下中醫藥振興發展、未來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戰略選擇。立足慶陽中醫文化底蘊深厚、資源稟賦天成、區位條件優越和持續優化的產業基礎,我們必須“用明天的科技鍛造后天的產業”,前瞻布局、搶占賽道,聚焦種植、加工、生產、研發、銷售等全環節,發揮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高新技術賦能作用,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進產業鏈上下游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發展,產業變革朝著信息化、數字化方向加速演進,著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技術、應用場景和重點企業,迅速形成集聚效應,構建現代化產業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