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夜夜骑,日日操天天,亚洲不卡在线观看,日韩在线一二三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在线不卡,欧美成人精品二区三区99精品

  • 隴東報數字報

  • 掌中慶陽客戶端

首頁 > 社會
青山著意 綠水含情——甘肅省慶陽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多維度實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 “ 發現 ” ,使用 “ 掃一掃 ” 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子午嶺一灣湖水宛如明鏡。徐雅荷 攝

郁郁林海,粼粼碧湖。

金秋之際,在子午嶺的廣袤山林間,成群的飛鳥時而翱翔于天際俯瞰林海,時而在澄澈秋水中的湖邊駐足覓食。過度開荒、林區萎縮已成為過去,子午嶺的生態修復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果。

近年來,慶陽市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擺在突出位置,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方位推進擴綠、興綠、護綠工程,將生態文明建設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截至6月底,慶陽市在生態建設方面成績斐然:人工造林49.53萬畝,草原生態修復治理108.7萬畝,義務植樹342.39萬株,市級、縣級林長累計巡林398次,鄉級、村級林長累計巡林管護4.12萬次,林下經濟產值達4.5億元。

科學擴綠 塑造生態新標桿

子午嶺綠意蔥蘢,林木密布。馮喜斌攝

9月初,華池縣大鳳川林場新莊臺苗圃基地內,一塊塊苗圃綠意盎然,一畦畦樹苗在微風中沙沙作響,一幅充滿生機與希望的初秋畫卷呈現眼前。

大鳳川林場新莊臺苗圃是甘肅省林業保障性苗圃地,整個林場現有油松、側柏、刺槐等40余類優良鄉土苗木,栽種苗木2000余萬株。“我們的樹苗不僅能滿足自身植樹造林的需求,更為‘三北’地區提供了優質、易成活的苗木,助力‘三北’防護林工程和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甘肅省子午嶺林業管理局華池分局大鳳川林場場長路亮介紹。未來,大鳳川林場將對苗圃基地進行優化升級,安裝水肥一體化管理系統,新建日光溫室,打造集苗木培育與研究實驗于一體的現代化繁育基地,為“三北”地區國有林場種苗基地建設提供可借鑒的樣板。

擴綠,就是要科學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適地適樹、適時適法,種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我市緊密結合國土空間規劃,以水定綠、量水而行,全力推進國土綠化建設的系統性、科學性和持續性。以林場為單位,遵循“高標準、精細化、常態化”原則,科學設計樹草種配置模式與抗旱造林技術措施,加大鄉土樹種草種采種生產及種苗繁育基地建設力度,全面栽植適宜西北地區的植物,并做好新育苗出苗、防旱、定期盤點等工作。

在種和育的基礎上,慶陽市還著力實施隴東地區生態保護修復、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植被恢復造林、森林撫育等項目達18.16萬畝,累計完成草原生態修復治理47.26萬畝,沙化土地綜合治理10.98萬畝,補植補造25萬畝。通過這些舉措,慶陽市不斷擴大綠色版圖,為生態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全面興綠 推動生態經濟協同發展

寧縣盤克林場發展林下經濟,培育黑木耳。閆慧 攝

興綠,就是要注重質量效益,拓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推動森林“水庫、錢庫、糧庫、碳庫”更好聯動,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

子午嶺,這座黃土高原中部規模最大、極具代表性的天然次生林,宛如一顆綠色明珠,森林覆蓋率高達72.17%,是隴東地區獨一無二的“碳庫”。

慶陽市堅定不移樹立“雙碳”一盤棋理念,統一行動、統籌規劃,全力推動慶陽市能源結構與產業結構向綠色低碳轉型。截至2023年底,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6.79%,新能源裝機總量達到237.6萬千瓦,森林覆蓋率26.3%,森林蓄積量達2262.5萬立方米,綠色低碳經濟體系初步形成。

7月25日,慶陽市林草局作為項目業主,成功在全國自愿減排交易系統(CCER)開戶,這標志著我市林業碳匯正式邁入全國碳交易市場。其中,《慶陽市林業和草原局子午嶺林區造林碳匯項目》作為全市首個林業碳匯項目,預計產生的溫室氣體年均減排量達18萬噸,總減排量達700多萬噸,項目總收益預計為4.9億元。

與此同時,慶陽市大力挖掘林下經濟的潛力,堅持一二三產業協同聯動、林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巧妙地將資源和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立足政策發展的有利契機,出臺《慶陽市林下經濟產業發展規劃(2024-2030年)》,積極推廣林藥、林菌、林禽等13種復合經營模式。截至6月底,全市林下經濟發展規模達121.9萬畝,林下經濟產值高達4.5億元,完成特色經濟林栽植及提質增效3.38萬畝,銷售苗木5159萬株,實現收入9223萬元。

如今,漫步子午嶺,樹林間生機勃勃,柴胡、黨參、連翹等中藥材繁茂生長,排列有序的菌棒上木耳、香菇等菌類簇擁而生……這一幅幅蓬勃發展的景象,共同勾勒出子午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林下產業新畫卷。

多措護綠 筑牢生態安全防線

合水縣大山門林場發展林下經濟,養殖梅花鹿。閆慧攝

子午嶺省級自然保護區橫跨慶陽市正寧、寧縣、合水、華池4縣,占地面積240638.17公頃,森林覆蓋率達71.91%。

晨光初現,沿著公路驅車駛入廣袤的子午嶺,數十分鐘后,能看見一道“卡哨”,佇立在旁的是管護站。

付明本是甘肅省子午嶺林業管理局華池分局林鎮林場算賬溝管護站林長。“這里是進入子午嶺的第一道‘關卡’,往里走還有。所有入山的車輛和人員都必須接受檢查和登記,車輛一般情況下不能輕易進山。每個管護站配備3名護林員,我們的職責就是守護好這片山林,看住人、管住火。”付明本說。

護林員是基層林草資源管護的源頭和載體,是綠水青山的守護者。他們常年扎根山林,以山為家,與林為伴。在森林防火期,他們最為忙碌,每天要徒步10多公里,翻山越嶺,走遍每一個溝溝坎坎。

正所謂“三分造林七分管”,慶陽市全力推進林長制,持續強化資源管護,始終保持防災減災的高壓態勢,將防控措施落實落細,全力確保生態安全。截至6月底,市級、縣級林長累計巡林398次,鄉級、村級林長累計巡林管護達4.12萬次。

為全面提升甘肅省子午嶺林區森林火災預防能力,慶陽市充分利用普查數據成果,對近年來依靠國家投資建成的34處林火視頻監控點進行監測預警覆蓋范圍理論值計算,并繪制了慶陽市重點林區林火視頻監控點分布圖,以便進一步查缺補漏,為后續監控盲區尋找項目支撐。同時,啟動實施全市森林火災高風險區(高危區)綜合治理工程建設項目,新增林火監控點15處,進一步擴大了監測預警范圍,有效提升重點林區森林火災預防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為提前處置風險隱患,慶陽市組織召開全市春季森林草原防滅火暨市直林草系統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部署會議,積極開展林草防火“百日攻堅”行動、重大隱患動態清零行動,發布倡議書,廣泛宣傳引導,落實野外違規用火舉報獎勵制度,在全域范圍內排查隱患,嚴厲查處違規用火行為,堅決防止林草火災的發生。

今年上半年,全市加強松材線蟲病防控、實施松六齒小蠹等林業有害生物防治30多萬畝,開展草原有害生物普查28萬畝,無公害防治率高達90%。


編輯:袁乙琪責任編輯:吳樹權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