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陜甘寧革命老區甘肅省慶陽市的鄉村田間,村民們正在金銀花地里進行管護作業。71歲的慶陽市寧縣平子鎮惠堡村村民惠啟元和他的老伴也趁著天氣涼爽,到地里修剪金銀花枝條。
惠啟元告訴記者,以前種小麥、玉米,一畝地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現在的收入是以前的3倍多。去年鎮政府免費發放了金銀花苗,還有農技人員指導種植和田間管理。嘗到甜頭后,他想積累經驗后擴大種植規模。
“栽植1年的金銀花1畝收入3600元左右,4年以上進入盛花期后能達到7000元到1萬元。”惠堡村黨支部書記焦小軍說,目前全村有238戶農戶種植金銀花,累計栽植面積達到270多畝。
在甘肅谷和春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里,除了將金銀花烘干交藥廠外,合作社還加工金銀花紅茶、綠茶等飲品,通過線上線下方式銷售,一個月的銷售總額達到50萬元左右。
“目前,合作社日常用工65人,人均年增收2萬元,季節性用工2160人,年人均增收5000元。同時,合作社為村集體年分紅24.24萬元。”該合作社負責人白亞莉介紹,合作社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和統一種苗、統一技術服務、統一保底收購、統一收購加工、統一銷售的模式,有效帶動了當地農戶增收致富。
近年來,平子鎮根據土地情況、氣候特點,把金銀花產業作為優化生態的綠色產業、“庭院經濟”的主導產業、鄉村振興的“黃金產業”來打造,助農增收。
“今年,全鎮分片設立了4個金銀花收購點,收購成熟金銀花9582斤,群眾增加收入9.65萬元,單戶最高收入達到3610元。”平子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范正龍告訴記者,平子鎮建成了2條金銀花栽植示范線,3個示范點,有107戶示范戶,累計栽植3624.2畝,通過發展金銀花產業,讓閑人忙起來,荒地用起來,群眾錢袋子鼓起來。
范正龍告訴記者,平子鎮積極推廣以金銀花為主的庭院經濟模式,充分利用農戶莊前屋后空地、邊角地、撂荒地,見縫插針栽植金銀花。如今,在平子鎮,金銀花產業已經成為富民產業,全鎮產業轉型升級加快,農村面貌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