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網訊(通訊員李曉寧)金秋至,果飄香。眼下,合水縣9.6萬畝蘋果進入成熟采摘期,紅彤彤的蘋果掛滿枝頭,飄散著誘人的果香。
筆者走進合水縣店子鄉雙柳樹村村民呂興書家的果園里,他正在采摘蘋果。2015年,他種植了6畝蘋果樹,經過多年的精心管護,果樹長勢喜人,結出的蘋果品質上乘,為他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今年蘋果價錢很不錯,一斤在4元左右,今年我預計能收入10萬元。”呂興書說。
滿目皆“豐”景,戶戶秋收忙。走進老城鎮牧家溝村的大棚里,群眾正忙著采收花生。今年,老城鎮繼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引進陜西企業在牧家溝村承包大棚種植花生,倒茬后,該企業將在10月底計劃種植羊肚菌30畝。“我們企業主要以種植羊肚菌為主,為了增加收入,中間倒茬種植花生,今年花生產量很不錯,畝產量達到了1000斤左右。”寶雞千里草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董海文說。
今年,老城鎮在實施“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的同時,依托“三元雙向”循環農業,因地制宜,積極推廣菌-菜輪作倒茬模式,在牧家溝村需重茬輪作的33座鋼架大棚推廣種植黑木耳,并由8個村分別承包經營,極大地提高了大棚的利用效率,增加了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今年,為了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我們在牧家溝村承包4座大棚,培育菌棒2萬棒,第一茬能采摘100斤左右,預計10月底可采摘兩茬。”老城鎮水溝村黨支部書記謝龍龍說。
老城鎮依托川區優勢資源,不斷調整、優化農業種植結構,探索推廣單棚多茬種植模式,引導農戶按照春苗、夏瓜、秋菜的多茬種植模式,種植苗類30棚,西瓜、甜瓜230棚,秋菜、豆類180棚,每棚收入在1萬元以上。
據了解,合水縣今年共種植玉米10.8萬畝、蘋果9.6萬畝、各類瓜菜10萬畝,復種糧食3.69萬畝,培育食用菌1760萬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