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網訊 (慶陽融媒記者李云)近年來,慶城縣搶抓東西部勞務協作機遇,深入推進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多措并舉為就業創造新渠道和新機遇,通過大力發展鄉村就業工廠,積極創造就業崗位,帶動群眾就業創業,讓群眾實現在家門口就業。
探索發展新模式,創建崗位促就業。慶城縣堅持以解決留守富余勞動力就業問題為出發點,重點培育扶持小型手工業、工藝品制作、服裝裁剪等勞動力密集型行業企業,引導紅世紀繡莊、晶城粉業等幫扶車間根據實際情況,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合理調整工作時間,創新探索“顧家、務農、打工三不誤”的工作模式,有效增加了留守婦女和殘疾人群體的務工收入。目前,兩家公司帶動農戶35戶,人均年增收8000多元。
建設村級小驛站,促進技能傳幫帶。慶城縣堅持把勞務技能培訓作為群眾穩定就業的主抓手,引導就業幫扶車間在創造就業崗位、實現創業帶動就業的同時,以“老帶新、師帶徒”的模式,吸引帶動技術過硬、創新能力強的鄉村工匠和老員工返鄉回村組建村級驛站,進行線下技術培訓和產品制作,現已建成村級驛站32個。通過抖音、快手、視頻號、淘寶等新媒體平臺,線上免費為意向參訓和求職人員提供技能培訓和適宜工作崗位,線上線下累計培訓超過2000人次。
拓展銷售大市場,解決產品銷售難。慶城縣堅持把拓寬產品銷路、提升群眾收入作為落腳點,充分發揮就業工廠在產品銷售方面的“領頭羊”作用,幫助周邊群眾銷售農特產品,形成了產銷一條線。紅世紀繡莊為了讓公司及村級驛站員工的產品做得出、銷得好,在廣東、青海、西安等地設立了6家線下銷售門店和淘寶線上銷售門店,采取統購統銷模式,對定制的旗袍、香包刺繡、針刺工藝等產品,嚴格標準、統一收購、統一定價,有效解決了產品銷售的后顧之憂,幫助帶動1000余人季節性生產制作刺繡產品,帶動銷售訂單1.2萬單,極大提高了群眾參與的積極性。
目前,慶城縣建成就業工廠7家,實現穩定就業212人,帶動周邊鄉村工匠和農戶2000多人參與手工編織、刺繡、工藝品制作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