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網訊(慶陽融媒記者 李云)連日來,慶城縣南莊鄉的慶城縣薈萃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1900余畝黃芪、黃芩、金銀花等中藥材迎來采收期,工人們抓緊采收、晾曬,整個過程有條不紊。
“種植基地成立以來,我們以每年每畝500元的價格向村民流轉土地,通過育苗和成品苗的示范種植,鼓勵村民發展中藥材種植,拓寬村民增收渠道。基地種植的中藥材大部分是訂單種植,所以不愁銷路。”該合作社理事長李慶忠說。
據了解,該合作社通過向農戶統一提供種苗、統一培訓種植技術、保底價格進行收購,保障了村民穩定增收。黃芩、板藍根畝產2000斤至3000斤,每畝純利潤近2000元。除此之外,中藥材種植基地還帶動周邊近百名群眾實現就業。
“除了每畝有500元的土地流轉費,平時我還可以在基地務工,每天有100元的務工收入。”南莊鄉東塬村村民劉仰升說。
在慶城縣蔡口集鄉,綿延起伏的山坡地上,鄉村干部、黨員群眾兩三人一組,挖坑、壓苗、覆土,大家在熟練地栽植連翹。
“今年,我們在蔡口集鄉虎家渠村打造千畝連翹種植示范點。在荒山荒坡上栽植連翹不僅能提高群眾的收益,還能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蔡口集鄉鄉長馬華說。
今年以來,蔡口集鄉搶抓全縣發展中藥材產業的政策機遇,緊盯連翹收益高、管護易、收獲期長等優勢,按照“以點帶面、連線成片、整體推進”的栽植思路,全面整合各村力量,集中精力打造虎家渠村、邱家灣村兩個連翹栽植示范點。各村組織黨員群眾同步發力,做好在群眾莊前屋后分散點栽植連翹工作。
近年來,慶城縣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通過土地流轉建設中藥材種植基地,采取“企業+合作社+群眾”的模式,引導群眾因地制宜種植黃芪、黃芩、金銀花等中藥材,為種植戶開辟了增收新路徑。截至目前,慶城縣已落實中藥材種植地塊面積8.719萬畝以上,占年度計劃的87.19%以上。現已完成種植5.6萬畝,其中,采購發放連翹種苗180多萬株,栽植2.4萬畝;發放蒲公英種子19.3噸,種植1.9萬畝;發放柴胡種子30噸,種植1.1萬畝;發放板藍根種子7.24噸,種植18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