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俊龍
慶陽,借助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中揚帆起航。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猶如源頭活水,為區域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開啟了新的篇章。
慶陽數字經濟的“源”,首先在于其豐富的能源資源。石油、煤炭、風光電等能源儲量豐富,為數據中心的運行提供了堅實的能源保障。這使得慶陽在數據中心建設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能夠滿足大規模算力需求,降低運營成本。同時,慶陽地處博臺線與胡煥庸線交會點,是關中平原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國家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具備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有利于數據的傳輸和企業的入駐。
“東數西算”國家戰略的落地實施,成為慶陽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契機。慶陽借此成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八大樞紐節點和十大數據中心集群之一,吸引了眾多企業的目光。慶陽數據中心集群聚力打造“源網荷儲碳數+風光火氣氫多能互補+大數據中心+制造業+云網產業+綠色算力+智能應用”千億級全產業鏈,這一產業鏈的構建,從源頭出發,整合各方資源,形成了協同發展的良好態勢。
在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慶陽積極挖掘自身潛力。政府通過一系列舉措,如引進龍芯中科建設全國最大的國產化數據安全存儲基地,建成數據要素流通平臺和數據交易平臺,擴展接入10多家異構云資源等,進一步完善了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環境。目前,慶陽數據中心集群算力規模已達到3.3萬P,預計年底達到5萬P。這一算力規模的快速增長,體現了慶陽數字經濟源頭活力的不斷釋放。
慶陽數字經濟的發展,還源于積極的產業招商和人才吸引策略。通過開展全員招商引資、引智育產,累計對接數字經濟企業3500多家,簽約800多家,落地264家。同時,建立高端智庫,開通“數字經濟”人才專列,發放1億元算力券,設立10億元產業引導基金等措施,為數字經濟的發展匯聚了人才和資金,從源頭上保障了持續發展的動力。
慶陽數字經濟憑借豐富的資源、優越的區位、國家戰略機遇以及積極的政策措施,從源頭開啟了蓬勃發展之路。在未來的發展中,慶陽將繼續挖掘自身優勢,不斷完善產業鏈,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讓數字經濟的源頭之水源遠流長,為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