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鎮原縣始終把牢“維護基層穩定”這條主線,堅持“預防為主、排查為早、化解為快”的主基調,從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中解鎖基層人民調解密碼,不斷總結其科學機理和法理支撐,復制推廣至更多領域,充分發揮各級調解組織貼近群眾、便民高效的優勢,注重把“六尺巷工作法”融入人民調解工作機制和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建設,為做好基層社會治理注入源頭活水,助力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質量發展。
堅持黨建引領 完善基層治理體系
堅持黨對人民調解工作的全面領導,成立縣、鄉兩級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教育培訓、例會分析、排查預警、包抓責任、“三調聯動”、督查督辦、責任追究等多種制度機制,定期討論分析轄區糾紛發展態勢、預防措施、工作方向,總結經驗,提煉做法。
引導禮讓和解 情理交融排憂解難
堅持將“楓橋經驗”與“六尺巷工作法”相結合,總結形成了“126工作法”抓好“一項機制”(“三調聯動”大調解工作機制)、推行兩種工作法(弘揚“楓橋經驗”和“六尺巷工作法”)、落實“六項制度”(定期排查制度、會商研判制度、領導包案制度、掛牌督辦和案件交辦制度、督導檢查制度、信息報告通報制度),抓住矛盾雙方爭論的焦點、把準雙方利益的對立面、找到解決糾紛的突破口、尋求化解和解的最大公約數,通過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依法治人,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依托群眾說事 多方會診釋法明理
依托鄉、村換屆聯審工作,吸納法律知識人員進入鄉、村調委會擔任調解員,全縣現有各級人民調解員1144名。邀請“德高望重”的本地“和事佬”參與糾紛調處全過程,總結形成了上肖鎮“一茶五心”、臨涇鎮“六強化六到位”、孟壩鎮“樹下說事”等矛盾糾紛調處化解的成功經驗。
運用多元解事 聯動調解匯聚合力
嚴格落實“民調、警調、訴調、訪調”四調對接工作機制,充分調動司法行政干警、人民調解員、網格員、基層法律服務者等各方力量,增強排查化解合力。把矛盾糾紛消除在萌芽、化解在基層,努力實現“矛盾不上交”,從源頭上遏制和減少案件發生。今年共排查受理各類矛盾糾紛2906件,成功調處2887件。
優化網格管事 精細管理提升效能
利用網格化管理,將人民調解的觸角延伸到每一個網格。目前已實現全縣215個村、6個社區、19個鄉鎮人民調解委員會全覆蓋,先后在縣綜治中心、城關鎮、廟渠鎮、太平鎮等建立個人調解室5個。在矛盾糾紛易發多發的道路交通、婚姻家庭(婦聯)、醫療等領域,會同有關部門建立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16個。
常抓群力防事 依法解決合法訴求
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積極開展行業部門法律法規專項宣傳工作。利用村(組)、社區微信和各類短視頻新媒體平臺,大力宣傳貫徹實施《人民調解法》,為人民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法治宣傳、法律咨詢和調解服務,引導群眾學法用法、依法表達訴求,實現了人人有事找法,做事靠法的良好氛圍。
(新甘肅·甘肅法治報記者 馬志國 通訊員 席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