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網訊(通訊員 孫麗芳)近年來,合水縣店子鄉以產業振興為切入點,以農業現代化為主攻方向,充分發揮地域優勢,按照“保糧、提果、擴畜、養菌”的產業發展思路,積極調優產業布局,充分結合村情特色和群眾養殖習慣,發展壯大梅花鹿、伊拉兔、奶羊等特色養殖產業,推動特色產業向標準化、集群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近日,走進位于合水縣店子鄉雙柳樹村的合水聚麓順梅花鹿養殖場,一頭頭強壯健碩的梅花鹿映入眼簾,負責人呂邦昭忙著給梅花鹿投喂飼料、清理圈舍。
呂邦昭從2020年開始養殖梅花鹿,如今他年收入達15萬元,是遠近聞名的致富能人。“現在梅花鹿存欄32頭,主要銷售鹿血、鹿茸酒、小鹿仔和鹿肉,銷量很好。”呂邦昭說。
呂邦昭的梅花鹿養殖不僅為他帶來了效益,還影響帶動了同村更多人投身到特色養殖中來,呂朝鵬就是其中之一。2021年,呂朝鵬看準了伊拉兔養殖前景,便認真學習飼養和管理技術,成立了合水縣億鑫達養殖場,經過3年多的發展,現在伊拉兔年出欄可達到6000多只,效益也是一年比一年好。
“伊拉兔養殖60天就可以出欄銷售,主要銷往四川,少量賣到了當地飯店、農家樂,每年收入15萬元左右。我還打算建設標準化兔場2座,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呂朝鵬說。
在店子鄉,奶羊產業也成為很多群眾增收致富的主要產業。今年,店子鄉連家莊村借助全縣奶羊養殖利好政策,盤活村集體資產,以村黨支部牽頭示范引領、黨員干部入股的方式發展奶羊養殖,采取“統一消毒、統一防疫、統一管理”的科學高效養殖模式,帶動養殖戶走“戶戶養殖”和“集體養殖”兩條路子,逐步轉變群眾不會養、不敢養、不愿養的思想觀念,使奶羊養殖向規模化、標準化方向發展,實現群眾和村集體雙增收。
“我村今年3月份開始修建圈舍,6月份購回了奶山羊70只,目前存欄105只,截至9月底產奶10800公斤,收入近8萬元。”店子鄉連家莊村黨支部副書記鄭華說。
把特色養殖產業作為助力群眾增收、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之一,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不斷推進梅花鹿、奶羊、大雁等特色養殖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多元化發展。“我們將不斷完善集養殖、繁育、產品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進一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店子鄉副鄉長徐文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