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所指就是團旗所向,共青團西峰區委堅持黨建帶團建,推動團建向黨建對標看齊,在思想引領、青春建功、服務青年、自身建設上狠下功夫,匯聚起黨團共建的強大合力,形成了黨團互促互進共同發展新局面。
九龍南路社區成立于2003年,先后獲得全省五星級黨支部、全省五四紅旗團支部,社區團支部緊盯未成年人教育,創新打造小青蛙孵化教育基地,建成“綜合教育區”“書法繪畫區”“航天科普區”“藝術培訓區”4個功能區,為青少年打造學習交流的平臺。目前,共注冊青年志愿者2000余人,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80余次,點亮兌現少年兒童“微心愿”124個。
九龍南路社區團支部書記楊斐斐說:“我們社區依托小青蛙孵化教育基地,推出了小青蛙公益課堂、圓夢微心愿、蛙蛙志愿服務隊等一些特色的品牌活動,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激發團員青年的活力,匯聚青春力量,更好地促進青少年成長成才。”
在介子路社區,青年志愿者定期走進轄區高齡、獨居老人家里,幫忙打掃衛生,陪老人聊天,每逢周末和寒暑假期,積極參與社區公益課,培養孩子們學習興趣,以愛心和耐心,為老人和孩子撐起了一片溫暖的天空。
隴東學院志愿者吳宇濤說:“ 除了課堂教學,我還參與了社區文明勸導、環境衛生整治、政策宣傳等工作。通過這段經歷,不僅增強了自己的溝通和組織能力,還深刻體會到奉獻與服務的快樂,使我深刻認識青年志愿者的責任與擔當,也更加珍惜在社區實踐的機會,今后我將繼續積極參與社區的志愿服務活動,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
自西峰區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以來,介子路社區把“增強黨建帶團建實效”與“優化社會資源配置”作為突破口,堅持“辦公場所最小化、服務功能最大化”理念,全面提升“校地共建”品牌,深度融入“社區青春”行動,鼓勵引導青年以社區為家、在社區當家,讓青年從社區治理的旁觀者變為參與者。
介子路社區團支部書記王丹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會繼續發揮共青團引領青年、凝聚青年、服務青年的職能,號召廣大青年積極參與到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中來,踐行新時代青年人的責任和使命,為社區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西峰區依托“青年之家”“團團心靈驛站”“公益課堂”等團屬陣地,常態化開展“團團幫就業”“青春招聘會”“大學生返家鄉”“揚帆計劃”等活動,維護和保障了青少年合法權益。五年來,西峰區共為青年提供就業實習崗位1500個,培育青年實用人才300名,開展各類宣傳活動服務青少年2萬余名。
共青團西峰區委(掛職)副書記劉向潁說:“團區委堅持黨建帶團建,努力發揮團組織廣泛聯系青年的優勢,圍繞健全組織體系、強化政治引領、提升服務活力、動員挺膺擔當、關愛服務青年、加強機制保障等六個方面重點任務,組織開展各類主題活動300余場,累計覆蓋1萬余人次,拓展了青年交流的平臺,創建了少年成長的能量站。下一步,團區委將進一步發揮服務陣地作用,持續推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青年陣地和活動,不斷提升對青年的吸引力、組織力,讓青年成長與西峰高質量發展雙向奔赴、雙向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