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網訊(慶陽融媒記者 王華)“我們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立足慶陽區位優越、氣候適宜和農業廢棄資源的豐富優勢,創新實踐以種植業為基礎、養殖業為牽引、菌業為紐帶,農業廢棄物在種養菌三個產業之間轉化利用的“三元雙向”循環模式,大力發展現代生態低碳農業,成效顯著。”政協委員耿文科在政協慶陽市五屆四次會議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通過嚴格耕地種植結構管控,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撂荒地整治利用,慶陽的糧食面積穩定在590萬畝以上,產量更是高達140萬噸以上。立足“牛羊豬雞果菜菌藥”的產業鏈式開發,慶陽的特色產業也呈現出增效提質的良好勢頭,2023年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產值達到407億元,貢獻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00元、增長8%以上。
“‘三元雙向’循環農業對農業生態改善、農村經濟壯大、農民增收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還存在農業基礎薄弱,產業化水平相對較低,科技支撐不足,資源化利用率不高,綠色發展保障不夠等問題,亟待加力改進提升。”耿文科說。
針對上述問題,耿文科提出了“五個三”的發展思路。他提出:要“三業并育”促產業富農,持續做大種植業、做強養殖業、做優菌業;要“三端并進”促延鏈益農,圍繞生產端、加工端、銷售端做好延鏈強鏈補鏈工作,打造更多‘甘味’特色品牌;要“三方并聯”促進主體帶農,完善政府引導、企業主體、農戶受益的利益聯結機制;要政策、科技、資金“三策并抓”促政策惠農,全面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和下沉服務措施,為現代農業發展保駕護航;要“三環并扣”促生態強農,加快構建區域大循環、產業中循環和農戶微循環,充分發揮農業廢棄物富集優勢,提高資源化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