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網訊 (慶陽融媒記者白勇濤)去年以來,鎮原縣深入落實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堅定不移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傳統產業“迭代”、新興產業“搶灘”、未來產業“占先”,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新優勢正加速形成。
鎮原縣圍繞持續培育壯大特色產業,兌現產業獎補資金2.74億元,發放財政扶持貸款3.94億元、貼息469.4萬元。聚焦創建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目標,播種糧食144.8萬畝,產量達到35.7萬噸,被確定為全國玉米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啟動創建,肉雞飼養量達到1億羽,出欄8600萬羽,圣農熟食加工廠落地建設,肉雞首位產業實現全鏈閉合。新建萬頭肉牛重點鎮2個、萬只肉羊良繁基地4處,肉牛、肉羊、生豬飼養量分別達到30萬頭、74萬只、29萬頭。
改造低效郁閉園7500畝,蘋果產量達到16萬噸。種植中藥材、萬壽菊8.5萬畝。新建日光溫室758座,改造冬暖式大棚389座,發展設施蔬菜3.4萬畝、露地瓜菜26.5萬畝,建成洪河、蒲河、茹河流域3個萬畝現代設施蔬菜產業帶,培育菌棒2000萬棒,生產鮮菌4900噸,新認證“三品一標”綠色菌菜品牌7個,農作物秸稈、蘋果剪枝、畜禽糞便、菌糠菌渣資源化利用率分別達到92.5%、65.4%、87.5%和97%,“三元雙向”循環農業體系更加健全。
深入推進“雙百”幫企行動,生產原油90萬噸、天然氣3200萬方。長慶油田30萬千瓦、正泰安能3萬千瓦、九源慧暢天然氣綜合利用等項目快速推進,光伏發電產能達到3.9萬千瓦;五凌電力新能源重卡一體化項目完成中試中心建設,具備樣車測試條件。
減退企業稅費1.2億元,兌現中小企業發展獎補資金184萬元。淮楊服飾加工廠建成投產,惠生中藥材初加工項目落地建設。培育省級創新型企業4戶、高新技術企業1戶、“專精特新”企業1戶,新增規上企業2戶。金龍工業集中區升級為省級開發區,中小微企業創業孵化基地建成投用,入駐企業5戶,園區基礎設施提升、5G+智慧園區建設等項目有序推進。
通過開展汽車、家具、家電以舊換新、“適老化”改造等活動,落實補貼資金1340.2萬元,列支100萬元促進餐飲消費,舉辦直播帶貨、打折促銷、優惠讓利等活動200多場(次),激發消費意愿,釋放市場潛力,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8億元。
數字就業中心建成投用,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入駐企業5家,電商交易額16.8億元。北石窟驛景區全面盤活,成功創建4A級景區;翟池景區擴容提質,被評為3A級景區;制定《全縣紅色資源保護性開發利用(提升)專項規劃》,打造“茹河風情游”“民俗文化游”“紅色記憶游”等精品旅游線路5條,接待游客335萬人次,實現旅游花費16.1億元。民俗文化守正傳承、創新發展,“剪云裳”服裝秀參加全國“百團匯演”,獲評優秀文藝團隊,受國家廣電總局邀請參加2025年黃河民歌春晚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