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對去年檢查發現的部分農藥存在進銷貨臺賬建立不健全、索票索證不齊全的問題整改到位了沒有?”這是寧縣紀委監委駐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紀檢監察組聯合行業部門開展監督檢查的一幕,也是2025年縣紀委監委開展集中整治的一個縮影。
整治過程中,縣紀委監委采取“紀檢監察+職能部門”聯動監督機制,通過實地走訪農資門店、調閱農資溯源系統、查閱購銷臺賬、檢驗報告、合格證、向群眾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圍繞重點農資儲備是否充足、農資質量是否合格、職能部門干部履職是否到位、惠農政策是否落實到位等關鍵環節,推動職能部門聚焦農資安全問題,主動下沉一線,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以精準監督護航春耕備耕。
同時,縣紀委監委還暢通“信、訪、網、電”等舉報渠道,對群眾反映或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干部在農資補貼發放過程中“優親厚友、虛報冒領、截留挪用”等違紀違法問題線索,優先處理、快查快辦,對發現的“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哄抬物價”等破壞市場正常秩序等問題線索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研判、第一時間移交相關執法部門查處,并及時跟進監督,確保群眾利益不受損失。
“紀檢干部不僅給我們購買放心農資提供了保障,還現場向我們講解了真假農資的識別和使用方法!”正在春榮鎮街道某農資店購買化肥的群眾說。
至目前,監督檢查農資、農藥經營門店24家,發現問題25個,現場監督整改23個;推動相關部門組織農技專家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和現場培訓5場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