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夜夜骑,日日操天天,亚洲不卡在线观看,日韩在线一二三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在线不卡,欧美成人精品二区三区99精品

  • 隴東報數字報

  • 掌中慶陽客戶端

首頁 >
【文史慶陽】隴東歷代詩文 | 豳風·七月〔先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 “ 發現 ” ,使用 “ 掃一掃 ” 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入先周至春秋中期的詩歌305篇。書成于春秋時期,至漢代列入經部,始稱《詩經》,是我國四言詩的高峰。依樂分風、雅、頌三類,風多為各諸侯國的民歌,有十五國風;雅分大雅、小雅,為宮廷燕樂歌;頌分周、魯、商三頌,為宗廟祭祀樂歌。十五國風為《詩經》的精華部分,其寫實傳統和諷喻精神以及“賦、比、興”的藝術手法的運用,滋養了歷代中國詩人。《詩經》是我國現實主義文學的源頭之一。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八月其獲,十月隕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貍,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言私其豵,獻豜于公。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戶。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農夫。

九月筑場圃,十月納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麥。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晝爾于茅,宵爾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注 解

齊社祥

《豳風·七月》是十五國風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詩經》中歷史年代最久、篇幅最長的我國第一首農業史詩。成詩當在夏末商初,周之先祖不窋、鞠陶、公劉居豳之時。史載,夏代末年,夏帝孔甲失政,棄稷官不務,周祖不窋遂率族人自邰(今陜西武功)遷于“戎狄之間”(今甘肅慶陽),史稱“北豳”。其祖孫三代居北豳期間,復修周道,教民稼穡,“陶復陶穴以為居,于貉為裘以御寒”,奠定了周代發祥的基礎。《史記·周本紀》曰:“周道之興自此始?!薄夺亠L·七月》為北豳遺詩,記豳地,言豳俗,以月令為序,詳說農桑衣食之事,舉凡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績、制衣、狩獵、勞役、釀酒、祭祀、宴饗等,鋪敘備至,親切有味,具有鮮明的史詩特征。此詩反映了周族農耕文化與當地戎狄狩獵文化的交融,再現了三千余年前慶陽一帶的社會生活畫卷。所記之農事、民俗,至今尚有留存。

編輯:吳樹權責任編輯:吳樹權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