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絡安全審查認證和市場監管大數據中心原黨委書記、副主任、研究員王連印接受慶陽融媒記者采訪。慶陽融媒記者 劉陽 攝
慶陽網訊(慶陽融媒記者 劉萍凝 馮喜斌)近日,中國網絡安全審查認證和市場監管大數據中心原黨委書記、副主任、研究員王連印就低空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及安全挑戰接受記者專訪。他指出,低空經濟自去年以來進入快速發展期,其核心驅動要素可歸納為應用需求牽引、政策引導支持與技術創新驅動三大方面,而安全問題是保障這一新興領域健康發展的關鍵。
在應用需求層面,王連印分析稱,低空經濟的應用場景主要圍繞“載人、運物、作業”展開。載人領域以城市間空中巴士為代表,可大幅縮短通勤時間;運物方面,無人機快遞配送已形成規模化應用;作業場景則覆蓋應急救援、電力巡檢、道路巡查等傳統領域,同時衍生出表演旅游等新興業態。他特別提到,慶陽在農業、能源、物流、應急及生態環保等領域挖掘出“低空+農業”“低空+能源”等特色場景,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政策引導為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王連印指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深化綜合交通體系改革,將通用航空與低空經濟列為重點方向。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低空經濟納入“新增長引擎”,中央部委及地方政府相繼出臺配套政策。例如,工信部、民航局發布多項產業規劃和管理規范,北京、上海、廣東等省市推出專項行動計劃。
慶陽市作為省內首個低空經濟示范城市,不僅制定產業發展規劃、籌建通用機場,還投入專項產業資金推動低空智聯基礎設施建設,形成政策與實踐的良性互動。
技術創新則是低空經濟突破的核心動力。王連印強調,飛行器技術、新能源電池、分布式電力推進等領域的突破為產業奠定基礎。電動垂直起降(eVTOL)、高密度電池、換電技術及智能調度平臺的研發,尤其是華為及三大運營商構建的無人機監管服務平臺(“低空大腦”),正推動產業鏈升級。慶陽市依托“東數西算”樞紐節點的算力優勢,在無人機飛控仿真測試、3D打印、渦輪發動機制造等領域形成閉環產業鏈,其低空經濟小鎮成為區域技術創新的典型樣本。
針對低空經濟的安全挑戰,王連印坦言,飛行器實時高速移動的特性對傳統網絡安全體系提出新要求。物理環境層面,無人機基站、起降平臺、充電設施等新型節點需納入防護范疇;網絡層面,需構建融合通信與實時感知的雙重保障體系,確保飛行狀態監控、空域管理及數據安全。他強調,盡管傳統物理環境安全、通信安全等問題依然存在,但低空領域的安全風險更具動態性和復雜性,需從設備安全、交通安全、環境安全等多維度建立擴展性防護框架。
王連印特別指出,慶陽在安全實踐中探索出特色路徑,通過整合低空智聯基礎設施網絡,實現通訊、監控與服務功能一體化,為無人機監管和服務提供技術支撐。他總結稱,低空經濟的健康發展需政策、需求、技術“三駕馬車”協同推進,而安全體系的完善是釋放產業潛力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