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客戶端慶陽訊(新甘肅·甘肅農民報記者 王甜 文/圖)4月28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在慶陽市舉行“發言人來了”新聞發布活動(慶陽專場)新聞發布會。記者現場獲悉,近年來,慶陽市聚焦打造“能源產業大基地、東數西算樞紐地、現代農業示范地、區域消費集聚地、紅色文化傳承地”總目標,大力實施“四強”行動,扎實做好“五量”文章,堅定不移抓改革、促轉型,興產業、擴投資,保底線、惠民生,2024年經濟總量達到1213億元,連續11年穩居全省第二。
發布會現場。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慶陽市堅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2024年實施省列重點項目17個,完成投資360億元,居全省第一。實施產業項目120個、完成投資517.6億元。招商引資省外到位資金940億元,對固定資產投資貢獻率達65%。今年計劃實施500萬元以上項目524個、總投資5708億元。一季度,全市開復工項目317個、完成投資112億元,增長45%。
慶陽市以“四千四百”產業鏈建設為驅動,高質量謀劃實施優勢產業項目,產業強市“四梁八柱”加速搭建。圍繞“綜合能源、油煤氣化工、數字經濟、裝備制造”四條千億級產業鏈全面發力,千萬噸級原油生產基地全面建成,2024年原油產量1215萬噸;油氣化工突破發展,煤炭化工加速破題,投資63億元的同欣50萬噸/年輕烴深加工項目年底建成;中國移動、秦淮數據等10大數據中心加快建設,建成機架3.1萬架,算力規模達到5.73萬P,年底有望突破10萬P大關;在建全利電力、寰泰釩電解液等7個項目,建成易事特裝備制造、超芯電纜等5個項目,新增工業產品8類35個,“慶陽產、慶陽造、全國用”實現新突破。同時,“現代農業、文化旅游、醫藥康養、綠色環保”四條百億級產業鏈實現提質增效,大力發展種、養、菌“三元雙向”循環農業,加快建設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一季度,全市牛、羊、雞出欄量分別增長4.65%、9.85%、40.11%,食用菌產量2229噸、增長63.6%;創新實施農文旅融合發展“百千萬”工程,2024年旅游人數3500萬人(次),旅游花費180億元,分別增長65.6%和50.7%;成立全國首個“人工智能+中醫藥”產業聯盟,打造全國智能中醫藥診療先行區和全國中醫藥數據匯聚地;創建國省綠色礦山13座,成立油田配套環保服務企業61家。建成百萬噸級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研究及示范項目,全省首單水土保持碳匯交易落地。
中國移動(甘肅慶陽)數據中心。
在高質量實施基礎建設項目,提升城市品質方面,慶陽市堅持以陜甘寧毗鄰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為牽引,2024年實施基礎設施項目163個、完成投資140億元。平慶鐵路、太華公路等重大交通項目加速推進,東繞城、西合一級公路年底通車,慶陽機場旅客吞吐量有望突破70萬人次,立體交通網全面形成。
此外,慶陽市通過深入實施黃河“幾字彎”工程,全市632萬畝治理面積全部列入“三北”六期工程核心攻堅區。2024年實施生態環保項目27個、總投資42億元、完成投資17億元。完成造林補植撫育和草原生態修復185.33萬畝,沙化土地綜合治理41萬畝。全市林草覆蓋率達到60.63%,水土保持率達到5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