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慶陽4月30日消息(記者李紅軍 實習記者屈瑩)“秸稈、糞污制成菌棒,廢菌包發酵為有機菌肥還田,形成‘秸稈種菌—菌渣肥田—土壤改良’循環?!苯?,甘肅省“挑大梁 作標桿 慶陽高質量奮進譜新篇”集中采訪活動走進鎮原縣,在該縣開邊鎮沅山“三元雙向”農業產業園,開邊鎮黨委書記劉玫梅向記者現場解讀當地“菌菜輪作”閉環模式。
沅山“三元雙向”農業產業園種植的羊肚菌(央廣網發 馬悅 攝)
“三元雙向”系慶陽市創建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的過程中探索出的循環農業模式,該模式是以種植業、養殖業、菌業產生的廢棄物作為資源在三個產業之間雙向閉合循環利用的綠色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先后入選“第二批全國農業綠色發展典型案例”“中國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沅山“三元雙向”農業產業園所在的開邊鎮,處在全縣瓜菜產業“三帶三區”茹河川區核心地帶。近兩年來,該鎮按照“黨建引領、科技賦能、三元雙向、集群發展”總體思路,以茹河川區為軸心,以現代農業示范鎮為目標,全力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園,推動“三元雙向”循環農業集群化規模化發展。
劉玫梅告訴記者,菌肥使周邊果園有機質提升30%,蘋果單產增15%,化肥用量減20%。她坦言,86座日光溫室配備智慧農業系統,實現溫濕度一鍵調控,設施農業優勢明顯,不僅收入可觀,還能減少天災影響,讓農民擺脫“靠天吃飯”的困境。
談到設施農業的增效密碼時,劉玫梅以具體種植數據為例展開:“兩畝四分地的大棚,單種南瓜一年畝產1萬斤,按每斤6元算,一畝地收入能達6萬元。要是種羊肚菌,畝產1200斤-2000斤,全國平均水平才700斤,最低按50元/斤算,一畝收入至少6萬元,最高能到12萬元,是普通土地收益的60倍-120倍?!?/p>
開邊鎮沅山“三元雙向”農業產業園僅僅是慶陽發展“三元雙向”循環農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慶陽市農業農村部門堅持把品牌建設作為發展“三元雙向”循環農業的重要抓手,全面落實省、市打造“甘味”品牌矩陣、加快“甘味出隴出?!惫ぷ鞑渴鹨螅C制、提品質、育主體、塑品牌、拓市場,引領帶動整市建設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全力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