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夜夜骑,日日操天天,亚洲不卡在线观看,日韩在线一二三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在线不卡,欧美成人精品二区三区99精品

  • 隴東報數字報

  • 掌中慶陽客戶端

首頁 > 縣區  > 鎮原
鎮原:創新實踐煥發剪紙文化新生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 “ 發現 ” ,使用 “ 掃一掃 ” 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在隴東黃土高原的溝壑梁峁間,甘肅省鎮原縣的剪紙藝術如同一株扎根千年的文化古樹,如今正綻放出時代新芽。作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鎮原剪紙自2008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來,以守正創新的姿態,讓非遺“見人見物見生活”,將這項承載農耕文明記憶的民間技藝轉化為鄉村振興的文化動能,剪出了一幅傳統與現代交相輝映的生動圖景。

生機盎然的5月,鎮原縣屯字鎮寨地村村民李雪蓮和“剪云裳”團隊的成員們正在鎮原縣文化館忙碌著,靈巧的剪刀在紅紙上翻飛,將春日的花鳥魚蟲化作服飾上的精美紋樣。2024年,這些融合剪紙與刺繡技藝的時裝登上天水“熱辣滾燙”的舞臺、“掠”過西安大唐不夜城、“停駐”在深圳文博會,30余場展演讓鎮原縣的剪紙藝術驚艷四方。李雪蓮從一名普通農婦成長為非遺傳承人,正是鎮原剪紙“活態傳承”的生動寫照。通過參與國家級研修班、創作獲獎作品,她和眾多民間藝人用剪刀剪出了“非遺走進現代生活”的故事。

“每一件‘剪云裳’都凝結著隴東文化的風韻。”鎮原縣文化館館長常燕介紹,團隊將傳統剪紙圖案融入到現代服裝上,既保留了即興創作的質樸靈動,又注入了時尚活力。2024年,“剪云裳”成功注冊國家專利,并在全國群眾文藝團隊展演中榮獲文旅部“百團匯演”優秀稱號,成為甘肅省非遺創新轉化的典型案例。

為激活剪紙文化的內生動力,鎮原縣打出“傳承+培育”組合拳。以國家級非遺代表人物祁秀梅為原型拍攝微電影,舉辦遺作展,樹立藝術標桿;承辦第十屆慶陽剪紙創作大獎賽,征集作品300余幅,34人獲獎,并選派藝人參加全國“冒鉸媳婦”大賽屢獲佳績;成立264名非遺傳承人組成的“藝心惠民”志愿服務隊,在7個縣區設立傳習所,累計培訓150余名手藝人,甚至將剪紙課堂開到天津靜海區,推動文化“走出去”。

同時,鎮原縣將剪紙技藝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教深度融合,通過“非遺進校園”“剪紙繪文明”等活動,讓青少年在剪刀起落間感悟傳統文化魅力。志愿服務隊還創新開發“非遺+旅游”模式,在景區開展剪紙展演,編印《慶陽剪紙藝術》、使非遺成為文旅融合的“金名片”。

“一紙一世界,一剪一春秋。”從祁秀梅大師的經典紋樣到“剪云裳”的時尚演繹,從農家炕頭的指尖技藝到國際舞臺的文化符號,鎮原剪紙正以昂揚姿態講述著黃土地上的新時代故事。(鎮原融媒全媒體記者 張凡)


編輯:吳樹權責任編輯:吳樹權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