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網訊(慶陽融媒記者 路世玲 通訊員 薛廣亮)實現全鄉139名流動黨員臺賬動態管理,更新信息數據247條;督促21名流動黨員通過甘肅黨建“一鍵報到”,實現省內納管全覆蓋;將18名流動黨員納入后備干部培養,選拔6名返鄉流動黨員進入村“兩委”班子……
2024年以來,鎮原縣方山鄉黨委聚焦跟蹤聯系、學習教育、服務管理及作用發揮等重點環節,在基礎動作上優化提升,在創新動作上聚焦發力,讓流動黨員在黨旗下流動,在流動中生輝。
“三項舉措” 強化跟蹤管理
針對流動黨員占比較高、流動相對分散、教育管理欠缺、作用發揮不力等問題,方山鄉黨委通過臺賬式動態運轉、黨員點對點聯系、黨支部協同管理,形成流動黨員跟蹤管理閉環。
堅持“臺賬式”動態管理,逐步摸清流動黨員底數、信息,采取微信找、入戶查、電話訪等方式,實現全鄉139名流動黨員臺賬動態管理,更新信息數據247條。
構建“全周期”跟蹤聯系,建立流動黨員“行前、途中、回歸”報告制度,擇優推選32名支委委員與流動黨員建立“一對一”月跟蹤模式,累計跟蹤服務1395次,傳達學習要求278次。
推進“聯動化”協同共管,每季度與流入地黨組織雙向溝通、雙重管理,為4名符合條件的流動黨員轉接正式組織關系,實現應轉盡轉,督促21名流動黨員通過甘肅黨建“一鍵報到”,實現省內納管全覆蓋。
“三種途徑” 增強黨性修養
方山鄉運用線上推學、返鄉補學、郵寄送學相結合的方式,狠抓學習,實現流動黨員分時分類精準教育。
線上云端推學,堅持把支部建在“網”上、黨員連在“線”上,用好流動黨員微信聯系群、建好“周五網絡課堂”,累計開展學習活動8場次,推送學習資料314條,組織流動黨員“線上”參加學習教育比例達90.6%,成為流動黨員日常教育新模式。
返鄉集中補學,有效利用春節、清明、中秋等流動黨員返鄉“窗口期”,組織返鄉流動黨員集中參加“三會一課”、黨員冬訓26場次,開展志愿服務34場次、專題座談會2場次,流動黨員返鄉參加組織生活的比例達95.7%,有效夯實流動黨員黨性根基。
郵寄速遞送學,依據當前學習重點和流動黨員需求,通過郵寄學習資料、《致流動黨員的一封信》和流動黨員活動證等“紅色錦囊”,持續增強黨員歸屬感,助力流動黨員居家自學。
“三個方法” 提升服務質效
方山鄉持續推進“雛雁培育”行動、落實走訪慰問機制、搭建創業幫扶平臺,助力流動黨員規范服務。
注重從高校畢業生和退伍軍人等返鄉流動黨員中儲備選拔干部,將18名流動黨員納入后備干部培養,選拔6名返鄉流動黨員進入村“兩委”班子,2名致富帶頭人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有效發揮優秀流動黨員示范引領作用。
組織黨支部對流動黨員家中留守兒童、年邁父母、患病親屬進行走訪慰問,扎實開展志愿服務、及時解決黨員難題,累計走訪慰問困難流動黨員家屬22名,開展志愿服務16次,解決實際困難37件。
鼓勵引導流動黨員回鄉創業,加強黨員致富帶頭人隊伍建設,已經涌現出方莊村席甲兵、賈山村楊明金、關山村白生銀等典型代表,通過種養殖產業,帶動全鄉群眾和村級集體經濟穩步增收,成為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中堅力量。
“三類實踐” 發揮典型示范
為充分發揮流動黨員示范帶動作用,方山鄉積極開展亮明身份、牽線搭橋、建言獻策等實踐活動。
依托流入地黨組織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引導流出黨員主動亮明身份、踴躍認領崗位,積極投身政策宣傳、矛盾調解、環境整治等志愿服務39次,以實際行動展現黨員先鋒形象。
大力推進“群雁返哺”行動,鼓勵流動黨員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在引企、引資、引技等方面為家鄉牽線搭橋。動員流動黨員主動參與全鄉“微光·十百千”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活動,共提供就業、醫療、消費扶貧等信息26條,幫辦實事129條,為家鄉群眾貢獻力量。
常態化開展“流動黨員為家鄉提建議”活動,廣泛征集流動黨員對家鄉發展的意見建議10條,其中4條已轉化為今年黨組織書記“開年一件事”清單,5月底前將全面落實到位,有效推動流動黨員兩地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