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夜夜骑,日日操天天,亚洲不卡在线观看,日韩在线一二三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在线不卡,欧美成人精品二区三区99精品

  • 隴東報數字報

  • 掌中慶陽客戶端

首頁 > 縣區  > 環縣
見聞!環縣干部群眾全民動員全力抗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 “ 發現 ” ,使用 “ 掃一掃 ” 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五月的環州,烈日灼灼,田野焦渴。當龜裂的土地訴說著干渴,當枯萎的禾苗低垂著絕望,一場與時間賽跑、與旱魔較量的戰斗已然打響。抗擊旱情,環縣干部群眾從未退縮,正以堅定的信念、積極的行動,匯聚起全民抗旱的磅礴力量。

入春以來,環縣遭遇旱情,多地春播受阻。眼下,全縣各鄉鎮、部門正以不同方式打響抗旱保衛戰,勾勒出干群齊心全民抗旱的感人圖景。

“滴答,滴答……”在甜水鎮高崾峴村,依托現代農業高效節水灌溉設施,60多戶群眾1200多畝身披銀裝的良田上整齊地鋪設著一條條滴水管帶,隨著灌溉系統的開機運轉,一個個微小的滴孔均勻地向飽受干旱的土地滴滲著甘霖,在綿延不絕滴水的滋養下,玉米苗爭相破土而出。

揚黃工程惠及甜水鎮2000多畝農田,4月底,揚黃工程向甜水街村灌區農作物開始輸水灌溉,歷時10天時間,灌區1000畝黃花菜、600畝玉米及400畝其它農作物得到了“解渴降溫”。“連日來,該鎮3200多畝農作物得到了有效灌溉,目前,抗旱自救工作仍在持續進行。”環縣甜水堡鎮副鎮長徐建新說道,“下一步,我們將組織全鎮各村充分利用溝道水、窖水、淤地壩等水資源,動員黨員干部群眾開展抗旱自救。”

曲子鎮位于環縣西南部,自春耕以來,境內干旱少雨,高溫和無有效降水的雙重壓力,已經嚴重影響到產業發展。筆者近日在該鎮抗旱一線走訪看到,井然有序地拉水車輛,熱火朝天的澆水場景,處處可見的忙碌身影,田野上、溝渠旁、河道邊,農民、干部、群眾忙忙碌碌,用及時有效的好點子、好舉措,千方百計搶灌溉、保苗情。

“我們對全鎮的水資源情況進行了全面摸排,包括河流、水庫、機井等,根據各村的實際需求,合理調配水資源,確保灌溉工作不間斷。同時,發動鎮村干部深入各村,指導村民科學灌溉,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曲子鎮行政執法隊副隊長殷海龍告訴記者,在全鎮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經灌溉面積超過5000畝。

抗旱保苗不僅要算用水賬,還要算節水賬。合道鎮利用境內唐臺子水庫、提灌站、河流等水資源,按需為農戶提供水泵、水管、滴灌設施,因地制宜進行全面澆灌,在減少水資源浪費的同時,最大限度實現保供保灌,確保能灌盡灌。“種植的玉米目前出苗率較低,村上的三個滴灌站全部上水,村上水泵、水管全部免費發放,全面開始澆灌。”合道鎮紅崖洼村村民趙博文一邊忙著拉水管一邊告訴記者,“設備齊全了,山地、洼地、平地都能澆到,盡可能的挽救,能救一畝是一畝。”

在合道鎮陶洼子村,村民小組長黃登科帶領村民將河道水攔截成壩,農戶們互幫互助,通過穩壓管、滴灌設備進行農田灌溉。“大家齊心協力,挨家挨戶輪流澆水,都想著把地澆好,莊稼長好了心里就踏實了。”望著剛剛澆過水的玉米地,合道鎮陶洼子村村民王占化感慨地說。

這種“精準抗旱”模式,正在環縣多個鄉鎮全面開展。木缽鎮沿川農戶多以種植大棚設施瓜菜為生,面對近期旱情,鎮上及時對現有水利設施排查維護,確保灌溉設備正常運行,并合理調度水資源,確保有灌溉條件的地塊有序灌溉。同時,充分利用水罐、水泵、拉水車等設備,通過抽、拉、引等方式,對部分農田進行點灌、滴灌,力爭多澆一塊地,多種一畝田。

種子落地,“管”字上馬。木缽鎮周灣村村民白漢都告訴記者,家里種了3畝瓜,受干旱影響,出苗率不足50%。“還好距離水源比較近,及時澆水,但愿能起到作用。”

為降低旱災損失,木缽鎮積極引導群眾調整農業種植品種,推廣耐旱作物種植。鼓勵群眾對受災嚴重的農田進行改種、補種,指導群眾選擇適宜的耐旱品種,并邀請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服務。

“周灣村現有灌溉耕地1000余畝,目前已灌溉700余畝。我們組織動員群眾利用河道、機井、蓄水池等一切可利用水資源開展抗旱自救,預計一周之內能澆灌的地塊灌溉完畢。”木缽鎮周灣村黨支部書記王黎明說道。“針對部分羊畜飲水短缺問題,村上設立了集中供水點,配備應急儲水罐和運水車,定期為缺水群眾送水上門,有效保障羊畜飲水安全。”

面對旱情,環縣以“等不起”的緊迫感、“靠不得”的危機感,制定印發抗旱保糧助農增收十條措施,號召動員部門、鎮村力量,發揮技術指導優勢,全力以赴投入抗旱保糧工作。因地制宜采取“水泵抽水到田、運水車送水到田、水管接水到田”等措施,指導農戶利用水利設施和資源通過渠灌、井灌、滴灌、澆灌等方式灌溉田間作物,緩解旱情壓力。

旱情尚未結束,但土地正在蘇醒,一場“人、機、水”協同的抗旱保糧攻堅戰在環縣全面打響,正讓土地重新煥發生機。

編輯:姜大捷責任編輯:李博芬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