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設施大棚瓜菜爭“鮮”上市的好時節。在四郎河川區各種應季果蔬陸續上市,一排排鋼架大棚里果香四溢,處處洋溢著生機與豐收的希望。
走進山河鎮解家川村的鋼架大棚,甜瓜的香氣撲面而來,縣蔬菜站高級農藝師王汪洋正指導農戶調整滴灌頻率,“甜瓜膨大期要控水增光,濕度超過70%容易裂果。”王汪洋囑咐說。
入春以來,針對大風極端天氣和干旱少雨的氣候,縣蔬菜站分組組建技術服務專班,實行“定點包片+隨叫隨到”服務模式,對各種植基地開展“全天候巡診”。指導農戶利用滴灌等水肥一體化設施選擇合適時間節點進行噴灌,針對辣椒、黃瓜、西紅柿等蔬菜在高溫干旱條件下病蟲害防治、安全用藥等技術要點提供了指導交流。這種“零距離”服務讓種植戶吃下“定心丸”,也為品質提升注入“強心劑”。
種植戶田李紅正在給顧客摘甜瓜,他的妻子正將顧客挑選好的甜瓜裝箱。“我經營著10個棚,一年可以收入近8萬元。”田李紅說。解家川村作為正寧縣重要的瓜菜種植基地之一,近年來在縣蔬菜站引導和扶持下,瓜菜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群眾的收益也持續增加。瓜菜產業已經成為解家川村的主要增收產業。
同時處于四郎河川區的永和鎮羅川村,菜農路喜民在自家的蔬菜大棚里忙得不亦樂乎。路喜民說:“我經營蔬菜大棚有10多年了,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每年的收入很不錯,今年僅這4個大棚的收入預計可達6萬元以上。”
瓜菜產業目前已成為四郎河川區群眾的主導產業,由于長年種植,產業基礎良好,銷售渠道穩定,村里大多數群眾都嘗到了發展蔬菜產業帶來的甜頭。“我們村目前種植的設施蔬菜有辣椒、西紅柿、白黃瓜、旱黃瓜、西葫蘆等,主要銷往縣城及鄉鎮各大超市和蔬菜店。今年雖然極端天氣頻繁,但是市場行情比較好,預計40個鋼架大棚的產值在50萬元左右。”羅川村黨支部書記路向東說。
近年來,正寧縣在發展壯大瓜菜產業上持續發力,以高標準日光溫室設施瓜菜基地建設為重點,以指導服務、集成示范、技術培訓為抓手,推行“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示范引領和利益聯結機制,推動瓜菜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鏈條不斷延長、效益不斷凸顯。
通訊員:張亞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