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夜夜骑,日日操天天,亚洲不卡在线观看,日韩在线一二三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在线不卡,欧美成人精品二区三区99精品

  • 隴東報數字報

  • 掌中慶陽客戶端

首頁 > 縣區  > 環縣
【環縣時評】黨建引領聚合力 干群齊心戰旱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 “ 發現 ” ,使用 “ 掃一掃 ” 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今年以來,環縣遭遇60多天無有效降水的嚴峻旱情,小麥受旱、春播受阻,農業生產面臨嚴重挑戰。面對“烤”驗,環縣黨委政府以黨建為引領,統籌各方力量,構筑起“黨委統籌、黨員帶頭、群眾參與、部門協同”的抗旱格局,在黃土高原上書寫了干群同心戰旱魔的生動實踐。

組織統籌下好“一盤棋”

旱情就是命令。環縣縣委第一時間召開抗旱救災緊急會議,出臺《抗旱生產十條措施》,建立“縣級領導包鄉、部門聯村、干部到戶”的責任體系,34名縣級干部深入20個鄉鎮蹲點調度,20個鄉鎮黨委牽頭成立抗旱專班,構建起“縣鄉村三級聯動、黨政群齊抓共管”的指揮體系。通過“日匯總、日報告、日調度”機制,將水源調配、物資保障、技術指導等任務細化到崗、責任到人,確保抗旱工作環環相扣、有序推進。正如甜水鎮黨委書記拓研新所言,“從水庫放水到田間灌溉,每個環節都有專人盯辦,確保水資源用到‘刀刃’上”。

黨員沖鋒樹起“一面旗”

“哪里有旱情,哪里就有黨旗飄揚。”全縣5000余名黨員干部組成256支抗旱突擊隊,下沉一線亮身份、當先鋒。耿灣鄉萬灣村黨支部書記張欣帶領群眾新建120立方米蓄水池,采用滴灌技術為60畝辣椒基地“解渴”;羅山川鄉8個黨員先鋒隊晝夜運轉15輛送水車,累計送水超2000立方米,澆灌玉米、黃花菜等作物;甜水鎮黨員石明生自籌資金建設淤地壩和滴灌設施,讓1200畝梯田告別“靠天吃飯”。在黨員干部帶動下,群眾自發參與抗旱,環城鎮群眾架設輸水管線抽水灌溉,合道鎮村民互幫互助拉水點灌,形成“黨員帶群眾、群眾跟黨員”的攻堅合力。

科學施策擰成“一股繩”

抗旱既要靠干勁,也要講科學。環縣水務局統籌5座水庫水資源,實施“分時段放水、精準化調度”,累計供水超200萬立方米;農業農村局組織20余名農技專家下沉一線,推廣膜下滴灌、耐旱作物種植等技術,指導群眾調整種植結構;各鄉鎮因地制宜探索節水路徑,合道鎮利用唐臺子水庫配套滴灌設施,實現“節水保苗兩不誤”;山城、甜水等鄉鎮推廣覆膜滴灌,改種蕎麥、馬鈴薯等作物,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通過“一鄉一策、一村一品”的科學調度,環縣把有限的水資源用出了最大效益。

多方聯動織密“一張網”

抗旱救災是一場全民戰役。環縣整合駐村工作隊、幫扶單位、社會力量等資源,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多元格局:財政部門統籌資金保障物資采購,水利部門維修灌溉設備200余臺套,保險公司開通“快速理賠通道”;團縣委組織青年志愿者參與送水服務,木缽鎮建立“黨政統籌—支部落實—黨員帶頭”三級聯動機制,累計投送水泵215臺、水罐1008個,送水超2.2萬立方米。同時,堅持“田內損失田外補”,通過勞務輸轉、發展養殖業等方式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確保抗旱減災與穩產增收“兩手抓”。

從水庫堤壩到田間地頭,從黨員干部到普通群眾,環縣這場抗旱攻堅戰彰顯的不僅是“人定勝天”的勇氣,更是“黨建引領、干群同心”的制度優勢。當前,抗旱工作仍在緊張推進,但干群信心十足:“只要大家擰成一股繩,再大的旱情也能挺過去。”

記者:都俊龍


編輯:吳樹權責任編輯:吳樹權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