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夜夜骑,日日操天天,亚洲不卡在线观看,日韩在线一二三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在线不卡,欧美成人精品二区三区99精品

  • 隴東報數字報

  • 掌中慶陽客戶端

首頁 >
香約慶陽|看北石窟寺游北石窟驛 慶陽文旅融合發展一河兩岸皆風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 “ 發現 ” ,使用 “ 掃一掃 ” 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西北角·中國甘肅網新聞組慶陽報道

一條蒲河靜靜流淌,兩岸風光各有不同,一邊是千年石窟北石窟寺,一邊是有著厚重歷史的北石窟驛,共同構成了慶陽石窟旅游的“雙子星”。

5月29日,由慶陽市委宣傳部、慶陽市文旅局主辦,中國甘肅網承辦的“香約慶陽·包容天下”2025全國百家媒體和網絡名人慶陽行走進北石窟驛,看一河兩岸構成的慶陽石窟旅游群。

位于蒲河之濱的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由涇州刺史奚康生主持開鑿,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明、清等朝代增修,形成規模宏大的石窟群。現存窟龕296個,石雕造像2126尊,壁畫96.7平方米,題記150方,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寺內造像以七佛為主體,藝術風格由北魏的“秀骨清像”逐漸演變為盛唐的“豐滿圓潤”,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其中,北魏165窟以七佛、十身脅侍菩薩等造像著稱,氣勢恢宏;唐代32窟造像面容豐腴,衣紋流暢,為盛唐藝術精品。

北石窟寺不僅是佛教藝術的瑰寶,也是研究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資料。近年來,通過數字化保護、防水工程等措施,有效保護了這一千年文化遺產。

如果說北石窟寺是文化圣殿,那么與北石窟寺一河之隔的北石窟驛就是人間煙火。

北石窟驛,宛如一顆鑲嵌在隴東黃土高原上的明珠,承載著千年的歷史記憶與文化積淀。它依托始于先秦的彭陽郵驛和秦漢彭陽古城舊址而建,地處蒲河與茹河交匯處,是古關隴絲綢古道北線“蕭關道”東入口的軍事、交通、商貿重鎮,與甘肅“四大名窟”之一的北石窟寺隔河相望,共同構成“隴東雙璧”的壯麗圖景。

景區以秦漢建筑融匯隴東民居風格,再現了關隴古道與絲路古驛的滄桑與繁榮。漫步其間,斑駁的青磚城墻、雕廊畫棟的樓閣、幽深的地坑院落,無不訴說著歷史的厚重。

絲路風情園內,300米浮雕藝術墻如畫卷般展開,張騫出使、胡商販馬等絲路故事栩栩如生。

北石窟驛站板塊,紫氣樓、風情水街、八卦地坑院等建筑群錯落有致,小八卦地坑院匯聚鎮原特色美食,大八卦地坑院則以書畫、民俗展陳為主,讓游客在品味舌尖美味的同時,感受非遺技藝的魅力。

北石窟驛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文化的傳承者。作為儒釋道三教文化交融之地,景區內的鎮原文化苑、春秋書院等場所,定期舉辦書畫展覽、非遺展演等活動,讓游客在親水娛樂、古跡觀光中,領略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2025年五一期間,景區推出的“秦風隴韻·唱響原州”戲劇展演、啤酒節等12項主題活動,更是吸引了日均6萬人次的游客,帶動周邊餐飲、民宿收入增長20%以上。

此外,北石窟驛還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打造了龍潭瀑布水幕電影、水上大喇叭等網紅項目,配合燈光秀形成“水陸空”立體體驗。無論是親子家庭還是文化愛好者,都能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樂趣。

如今,北石窟驛,這座集歷史文化、自然風光、民俗體驗于一體的旅游古鎮,正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每一位渴望穿越千年、探尋絲路文明的旅人。


編輯:吳樹權責任編輯:吳樹權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