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夜夜骑,日日操天天,亚洲不卡在线观看,日韩在线一二三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在线不卡,欧美成人精品二区三区99精品

  • 隴東報數字報

  • 掌中慶陽客戶端

首頁 > 縣區  > 慶城
慶城:農文旅融合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 “ 發現 ” ,使用 “ 掃一掃 ” 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在黃土高原腹地、馬蓮河源頭,承載千年農耕文明的慶城正煥發新活力。憑借農文旅融合發展,這座隴東小城從“旅游過境地”逐步邁向“旅游目的地”,以“小城游”的獨特魅力吸引八方游客。數據顯示,2025年五一假期,慶城縣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長42%,旅游綜合收入突破2.3億元 。

古韻新輝:光影流轉再現景區風華

走進慶城,文旅盛宴精彩紛呈。國家4A級景區藥王洞養生小鎮,200余家商鋪依山而建。白天,涼皮攤、皮影館、手工作坊等營造出沉浸式體驗氛圍;夜晚,1.2公里燈光長廊亮起,3D投影重現周祖教民稼穡傳說,吸引游客駐足,讓歷史在光影中“復活”。游客張繼飛贊嘆:“山體燈光與夜景融合,比網紅景點更難忘。”  

慶城縣積極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全域皆景、四季可游”的格局,五一期間,慶城縣精心籌備,著力增加假日旅游產品供給,激發假日文旅市場活力、推出“戲韻入景 曲調慶州”文化惠民演出、“唱響五一.律動假期”點歌音樂會、“薪火承輝.鄉韻傳情”非遺文藝演出、道情皮影演出,八段錦健身展演等多項文旅活動,更好滿足游客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

“持續在市場運營、業態豐富、品牌創建上下功夫,加快推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深入實施“引客入慶”行動,策劃舉辦“特色旅游季”、文化進景區等系列活動,大力宣傳推介慶城的歷史文化和旅游特色,推動慶城從“旅游過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轉變。”慶城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局長文京彩介紹道。

鄉村煥彩:田園聯動激活農旅生機

鄉村農旅同樣亮點十足。距縣城15公里的孔橋村,“隴上印象”生態農莊成為農旅新地標。這里將12孔窯洞改造成民宿,土灶廚房變為美食課堂,30畝果園成為采摘樂園。五一期間推出的“隴東傳統宴”,12道非遺美食令人垂涎。農莊還集生態旅游、綠色采摘、餐飲娛樂、休閑康養于一體,吸引眾多游客攜家帶口前來體驗鄉村魅力。種植戶何寶軍表示:“假期游客激增,采摘、垂釣供不應求。”

慶城縣還創新推出“共享菜園 + 果樹認領”城鄉互動模式。赤城鎮盤活5畝閑置土地,劃分100塊“共享菜園”,配套200棵“認領果樹”,構建“線上認養 + 線下托管”閉環。客戶可通過小程序查看作物生長,周末參與農耕體驗,收獲時由合作社直郵到家。該模式讓城市居民年均獲80公斤無公害蔬菜,村集體年增收超40萬元。

市民何昭稱:“我在這邊認購了一片菜園,種的是西紅柿和辣椒,平時工作也比較忙,偶爾周末會過來看看菜長得怎么樣,以前也沒有種過蔬菜,在這里既體驗農耕樂趣,又收獲無公害蔬菜。”

在相鄰的蘋果園,100余棵可供認領的果樹整齊劃一。認領客戶通過微信就能查看果樹生長情況,還能預約參與疏花、套袋等農事活動。

“這些果樹都是經過我們精心篩選的優質品種,有瑞陽瑞雪瑞香紅紅富士維納斯黃金等品種,都是市場上比較受歡迎的品種,我們采用是綠色種植標準管理。”甘肅珍果源生態產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薛魯明說道。

同時,該項目創新推出全托管服務,由專業農戶全程打理,保底產量承諾,半托管服務,客戶參與關鍵環節管理,DIY體驗,客戶自主種植,農戶提供技術指導。

“最受歡迎的是全托管套餐,客戶既能體驗農耕樂趣,又不用擔心完全不會種。目前已有30多塊菜園被認領,果園目前有80多棵樹被客戶認領,其中90%以上的客戶來自縣城機關單位、學校、幼兒園。”甘肅珍果源生態產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薛魯明告訴記者。

文脈鑄魂:節慶賦能拉動消費熱潮

文化節慶活動為農文旅融合添彩。第二十屆香包節期間,全國百家媒體與眾多游客齊聚慶城。民俗文化產品展銷區里,手工香包等特色民俗產品深受喜愛;“甘味”慶陽農特產品展上,瑞雪蘋果、果脯等產品供不應求,不少市民與商家達成來年采購意向。

從藥王洞的文旅盛宴到孔橋村的田園綜合體,從“云認領”農業到香包節的文化IP,慶城縣正以農文旅深度融合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未來,該縣將持續探索“景城一體、城鄉聯動”路徑,讓千年農耕文明煥發新生機。  

編輯:邊凱責任編輯:邊凱
相關稿件